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笔花鸟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工笔画是一种结构严谨、装饰性强的绘画样式,是传统绘画中最具特色的绘画形态。主要的特点是运用工整细致的笔法,更加能够体现出国画中精工细丽的审美特点。工笔画通过以线勾勒、涂色渲染的绘画形式,成为了国画的基本技巧,也影响到了中国绘画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工笔画  花鸟画  传统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23-01
  工笔花鸟画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国画艺术的关键点。在工笔花鸟绘画艺术中,主要是通过花鸟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工笔花鸟画是集“写生”和“寓兴”绘画样式,形成特有的文化品质和民族气质。“写生”的侧重点是对于自然物象特质的捕捉,是在国画特殊的观察方式上诞生的。“寓兴”则是发挥除了花鸟画有感而发的特点,是对于感情的倾诉。
  一、工笔花鸟画的现代之变
  现代的工笔花鸟画相较于传统的形态,更加重视的是主观感觉、情感以及潜意识的表现。实际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并不是那种纯粹的观察和表现,还是在借助视觉的生理功能和技术来构建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视觉感染环境。同时,因为主观的意识离不开客观的视觉观察,还是在通过描绘鸟鸣、花放、草长、莺飞等情景来引起观众对生活的感悟。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变更都在促使工笔花鸟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阶段,工笔花鸟画越来越强调抒情功能,以此来不断的适应人们审美的变化。工笔花鸟画的风格更替是在承载时代文化心理的基础上的,可以帮助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和精神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工笔花鸟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从古典向现代化的转变是在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的必然结果。
  二、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境遇与现代发展契机
  在工笔花鸟画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风格的转变。例如宋代崔白变革、明代吕纪对于工笔和写意、重彩以及水墨原有风格的突破等。这些变化的核心是宫廷绘画风格转变,但是都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下变化的。在封建社会中,工笔花鸟画始终是在适应着统治阶层的审美需求,并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明清的花鸟画的重点逐渐的从工笔向体现书画同源的文人写意转变,但是工笔花鸟画的风格形态并没有大的改变。
  三、工笔花鸟画的复兴之路
  尽管现在工笔花鸟画的前景并不是非常的明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传统的绘画形式会不断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它不再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而存在,而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抒情娱乐。在工笔花鸟画的古典形态中蕴含了很多民族的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需求。在“写生”和“寓兴”的传统绘画模式中,不仅可以展现出工笔花鸟画的独特魅力,还能为工笔花鸟画的新生提供新的方向。在视觉审美和图像来源更加多元化的当下,古典形态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工笔花鸟画的发展需求。要结合现代化形态的优势,汲取传统形态中的精髓,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和方向。要深刻的认识到工笔花鸟画现代化形式的特点,让工笔花鸟画不断的传承、发展、创新、融合。
  工笔花鸟画的复兴的关键就是深入到广大人民生活中去,借助人民群众无穷的潜力来帮助工笔花鸟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提供各种免费的文化艺术专业的培训指导,不就是希望借助培训来种下兴趣爱好的“种子”,再通过他们向社会传播,把真、善、美根植到群众生活之中,进而实现工笔花鸟画的复兴。
  “工笔画讲究的是线条和色彩的融合,线条可以让一个人或物动起来,也可以静下来,全凭你手中这支笔……”还记得第一次为幼儿园教师讲解工笔画技巧课时,她们眼中的那份好奇。这份好奇让我欣喜的同时,也更增加了我的一份责任心。2018年以来,邵武市文化馆为进一步搞好群众文艺队伍建设,辅导、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组织艺术工作者向社会免费提供艺术专业方面的培训。我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负责工笔画的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为幼儿园教师和有兴趣爱好的社会人员。
  刚开始,我并没有信心。最终我的目光落在了工笔人物和花鸟的身上。因为在人物和花鸟之间,线条的灵动被发挥到极致。第一次上课,一群幼儿园教师围着我问这问那。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工笔人物杨贵妃、张飞等,让她们观察。她们一阵沉默,顿时对工笔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个个跃跃欲试。我在那瞬间有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有一种线条会说话,希望通过这根线,连接你我他,从而让文化艺术之花常开常盛。不论是古典還是现代化的绘画形式,都是工笔花鸟画自身发展的需求。要尊重并适应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方向,和更多喜欢工笔花鸟画共同努力,实现工笔花鸟画的复兴。
  参考文献:
  [1]邱平.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画面元素“重构”的表现方法特点探究[J].西部皮革,2018(18).
  [2]刘晶.论工笔花鸟画中的取法乎上[J].牡丹,2018(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