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频媒体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视频媒体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得以推广使用,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和活力。本文提出运用视频媒体资源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能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让教师在课堂内更游刃有余,让学生在课堂内更兴趣盎然,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素质得到积极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视频媒体;美术教学;巧妙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改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形式的灵活运用。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用视频媒体资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
视频媒体资源包括学生视频、科普知识视频、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多样的内容,它们在美术课堂中起到优化的作用。
1.视频媒体资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节有效的美术课,首先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视频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效果,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可以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视频媒体资源将复杂、抽象、变化的思维过程化难为易地进行展示。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抽象的理论概念,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具体经验才能解决。对小学生特点,我们将一些苦涩、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逼真的實物照片,甚至是故事视频等等,使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乐于接受。比如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这一课是一节美术欣赏课。欣赏视频《中国陶艺发展》之前,我先向学生提出几点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陶瓷发展过程,同时也了解陶瓷艺术的种类和不同时期纹样的特征。这样学生画不同时期的纹样就容易得多了。
3.视频媒体资源有利于唤起小学生的情感体现。在美术作品欣赏中,为了加深学生的对艺术家与其作品的理解,可通过视频媒体的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来融入美术课堂中,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语言等完美地结合,创设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历史性等特征。创设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感受艺术家的创造灵感、创作意图,从而激发学生情感,渲染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
二、抓住好时机,巧用视频媒体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如果能巧妙运用视频媒体资源的话,它能给课堂带来精彩和活力,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以下几个时间段运用会更好。
1.新课导入的运用
一首好的歌曲,离不开美妙动听前奏。同样,一节精彩的美术课开始也需要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教师用直观的实物视频、故事视频、风景视频等等教学视频,有声、有色、有形的教学情景融入到课堂当中,可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提高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的媒体资源必须联系学生年龄段的需求,是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见过的、听过的,这些媒体资源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如我在一年级《化妆舞会》的教学中,我用威尼斯面具狂欢节的精彩视频导入,把学生的思绪都带到狂欢节当中,感受气氛,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精彩视频的导入,可自然地衔接到下一个学习环节当中,了解面具、学习创作面具等知识点做好了铺垫。
2.在教学重难点处运用
一堂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不学到知识,就是看老师如何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有些抽象的概念和容易混淆的问题,不是凭一张嘴、一支画笔就能让学生明白。这时需要运用媒体视频的教学,创设学生的感知过程,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完美地利用起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例如,在教四年级《藏书票》这一课时,我将藏书票制作过程分成了六个步骤:第一,构思草稿;第二,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第三,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第四,涂上颜色;第五,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第六,最后写上拉丁文。我将各个步骤拍成视频展示给学生看。藏书票的制作过程看似复杂的工艺,通过观看视频一目了然。然后在课堂上重复播放,学生可更清晰、明白地知道如何制作藏书票,并且对制作过程加以巩固。
又如二年级《做一道拿手“菜”》,这一节是泥塑课。这样的课程比绘画课难,因为泥塑课研究的是三维空间的制作,不单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他们的思考三维空间的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等等。教师示范时,让学生领悟泥塑的搓、捏、压、刻、挖这几种常用方法后,就到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了。这样的课,学生特别喜欢,然而对于教师来说课堂较难控制。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这时播放循环制作的视频媒体就起到控制课堂的作用,学生们会跟着视频一起制作,一起学习,从而引领孩子们慢慢地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也保证课堂不会乱成一片。
在美术课堂的学习,绝大多数都是探究实验和动手操作,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绘画、手工制作、折纸艺术等等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脑海中烙下深刻印象。
3.教师示范中或示范后展示,要把握好时机
美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示范是非常关键的。要求学生仅仅通过观看视频媒体便获得应有的理解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老师的亲身讲授和视频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收获更好的理解效果。所以视频媒体究竟应该在教师示范的哪个环节出现才最合适呢?这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解情况实时地安排视频展示的应用。教师亲自示范前通过视频的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示范中展示视频,视频展示的内容必须与教师现场示范同步。音乐、图像、现场绘画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感受艺术的氛围更能很好的理解知识;为了更好的回顾和补充知识内容,教师应在示范后在进行视频媒体的展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重新认识和掌握所学内容。
所以综合来说,采用展示视频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考验教师对展示时机能否准确地把握。展示时机的正确与否密切影响到多媒体课堂的应用效果。
三、网络资源共享不能照搬照抄
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不是无穷无尽的,众多教师依靠互联网进行教学素材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本文会认真地进行备课,并通过观看优秀课件和教学视频来开拓自己的授课方式;寻找可用的网上课件和相关视频,为我的教学服务;看他人的反思,避免自己走弯路。然而,资源共享和照抄照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能够混为一谈。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授课视频、课件、动画等发布到互联网上,然而不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知识。容易导致教学重点的偏差,也难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理解,同时教师自己也会容易受到课件的影响而导致授课思路被打乱,丢失了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尽管可能会缩短讲授时间,但是极易画蛇添足,突出了照抄照搬网络教学素材的不足。所以资源共享有一个要求,就是“精”。要做到认真备课、谨慎参考、潜心教学、专心制作。教师不能被传统的观念所限制,课前做好充足的授课准备,做到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对授课体系和知识体系做到心知肚明。
综上所述,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才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视频媒体的独特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让教育受益于视频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促进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热情和主动学习性。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韩成男.浅谈多媒体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2(11):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