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体育相关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体育意识,训练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能力。本研究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体育知识掌握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相关技能锻炼以及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的影响出发,展开对当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  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a)-0132-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于当代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了更大的期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便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当代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应该具备的素养,需要在长期的体育训练中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特定的专项思维,指引学生逐步积累相关的体育知识,锻炼相关的体育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
  1  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体育知识的积累
  体育知识指的是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教育与熏陶。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的渗透,每一堂课都向学生讲解一些健康小知识。以排球的教学为例,在学生第一次练习正面双手垫球这个动作时,教师可以借机讲述排球的发展历程,以吸引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还可以借助正面双手垫球动作可能产生的肢体伤害这一内容,展开对相关预防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规避相关的致伤因素。此外,要注重加强学生对体育相关知识的积累。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将一个单元的内容分开,通过多个课时进行讲解。在每堂课中逐步深化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
  2  体育教学影响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理应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而且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独特的运动乐趣,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在课程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没有想要继续学习的动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程中充分感受运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足球教学为例,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进行单调的重复练习,那么纵使学生对足球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但是,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先向学生讲解足球的发展历程,再开展一些简单有趣的足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便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吸引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通过竞争与个人表现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学对当代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  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
  体育技能指的是学生对各种体育活动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体育活动的运用程度。首先学生初步掌握相关运动动作,并体验技术动作,再通过分解模仿以及徒手学习逐步掌握运动时的肌肉活动,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规范,逐步从动作定型阶段过渡到牢固动力定型阶段,再达到熟练自如的运动境界,这一过程就是体育技能的形成过程。小学阶段中,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发育都还不健全,某些体育活动对他们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校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尚且不足,因此,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体育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敢地解决问题,在磨练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运动素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选择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提高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以跳双飞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动作示范,再引领学生不断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都只能处在跳单摇的状态中,无法掌握核心的技术动作。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效果就会好很多。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可以先调节学生甩绳的节奏力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至少一个的双飞动作,让学生对该项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再逐步增加该项运动的难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赋予他们小老师的权利,让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争相抢当小老师,也增强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还有助于培养他们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
  4  体育教学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意识指的是人脑中所特有的对体育以及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人没有天生的体育意识,我们的体育意识都是在社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在各种各样体育活动的锻炼下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便会对人的各项体育活动产生影响,并在不断的体育活动中逐渐增强。对于学生来讲,广播体操和跑步是他们在学校中需要每天练习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好处,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体育意识。学生的体育意识一旦形成,便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有的体育意识还会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之中。但是,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在体育意识形成的最初阶段,由于其态度系统尚未稳固,因而极易因为新情况、新知识以及新经验的出现而发生改变。以前滚翻教学为例,由于前滚翻这个体育运动本身较为枯燥,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了该动作技能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在结束课堂学习后,也不会再加以练习。随着新的学习知识的介入,以及日常练习的疏忽,学生所掌握的前滚翻技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失。而相关体育技能的缺乏,又间接地影响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体育技能的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
  5  结语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年龄特点,整合学校的各项教学资源,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享受运动的快乐的同时牢固地掌握住相关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奥伊肯,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 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顾伟军.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177-1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