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益性科研单位增加知识价值的分配政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政策中尤为体现知识价值的重要性。对于公益性科研单位而言,知识价值在分配政策中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吸引和激励科研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创新和发展等重要作用。但是公益性科研单位增加知识价值的分配政策中存在凸显知识价值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不完善、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因此,提出完善凸显知识价值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健全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益性科研单位;知识价值;分配政策
  [中图分类号] F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4-0112-02
  随着我国公益性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对科研人员的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的改革推进,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分配政策,已成为公益性科研单位人事人才管理的关键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科研人员的分配政策指导性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和有序。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分配政策尤为关键。按照专家学者的现有观点,知识价值是充分应用知识进行生产和产生成果过程中凝集的复杂劳动,按照基本内容分类,知识价值可分为积累劳动形成的价值、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和物化智力转移的知识价值三部分。公益性科研单位作为知识要素的聚集地,具有将知识普及、传播、生产和创新等功能。科研人员是公益性科研单位知识要素创造的关键主体,保护和尊重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所创造的知识价值十分重要,理应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对公益性科研单位增加知识价值的分配政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知识价值导向对公益性科研单位分配政策的作用
  (一)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当前,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较为明显。收入分配不可能绝对均等,也不能差距太大,要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科学合理的区间,这样有利于公益性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和学科建设等。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分配政策的衡量标准为增加和创造的知识价值,即多创造价值者多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知识价值在科研人员的分配政策和绩效工薪中的杠杆作用,同时也彰显了公益性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分配收入的公平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将分配差距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促进科研事业发展。
  (二)有利于吸引和激励科研人才
  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为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增加和创造知识价值成为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水平和提升工薪收入的重要依据,以知识价值为导向提供了一个公平、科学的竞争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吸引和激励科研人才,激发科研人才增加和创造知识价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公益性科研单位绩效考核改革的深入,科研人才的引进变得更加激烈。公益性科研单位建立全面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体系对于吸引和稳定科研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采取“优才优待,优劳优酬”的分配政策能够吸引和激励科研人才知识价值创新。
  (三)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创新和发展
  公益性科研单位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之一,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公益性科研单位的学术软实力决定了其在区域社会的形象,重视考核科研人员的知识价值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创新,进而推动相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公益性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作为推动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发展与创新的主力军,不仅通过教学与科研两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公益性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而且依靠其丰富的学术成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对科研人员采取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将会激励其创新创业热潮。
  二、公益性科研单位增加知识价值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凸顯知识价值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不完善
  目前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工资薪酬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凸显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并没有建立。从一般定义上来看,薪酬体系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包括绩效工资等多个部分。虽然公益性科研单位针对科研人员的薪酬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已经基本建立了针对不同学科、层级和类型科研人员的差异化薪酬体系,但是其薪酬形式和结构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凸显知识价值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还很不完善。科研活动所创造的知识价值并没有被充分地体现,仅仅采取增加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提高岗位津贴的单一薪酬激励方式难以有效激励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学术激情,尤其是传统的薪酬形式桎梏了高层次科研人员,使其难以发挥学术科研创新能力。
  (二)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在公益性科研单位的收入分配实践中,因对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分配政策的公信力和有效性。目前,公益性科研单位的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术成果的等级、学术平台的等级与性质、科研经费的数量以及科研项目的层次与性质等,但是由于公益性科研单位所涉及的研究学科门类较为复杂,而在分配政策中大多采取大而全、“一刀切”的评价考核方法,这样容易引发科研人员之间的分配鸿沟,对边缘学科的研究人员不公,可能影响他们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可能影响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另外,公益性科研单位侧重以硬性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绩效,缺乏长期激励机制,这种重视短期利益的考核方式容易滋生功利心理,不利于科研的发展。
  (三)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在公益性科研单位中,科研项目在绩效考核与分配政策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科研项目不仅是其从事的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更是其所创造的知识价值的重要源泉。但是目前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在公益性科研单位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间接费用并没有得到足额有效的匹配;二是对所获取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支出较少;三是没有建立健全的横向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四是对科研项目的后续科研经费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这些问题表现在公益性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实践中,很难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三、促进公益性科研单位增加知识价值分配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凸显知识价值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
  针对目前公益性科研单位凸显知识价值的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不完善问题,应当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一是保证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稳步提高。基本工资的稳步提高不仅仅要依据科研人员本身的级别、岗位、职务和职称等动态调整,而且还要参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确保基本工资逐年提高;二是保证科研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稳步提高。根据公益性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状况,依据科研人员的科研任务、岗位职责和性质以及职务职称级别等情况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增长;三是保证科研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稳步提高。依据科研人员本人的科研成果及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其所在单位、部门的学术科研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定期提高和动态调整科研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
  (二)健全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
  公益性科研单位要加快健全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在推进公益性科研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以创新驱动为首要发展战略,尽快建立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科研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坚持民主、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评价考核方法和程序。另外,还要不断优化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采取关键绩效指标法、360绩效考评法、平衡计分卡等。公益性科研单位在对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考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必要的科研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更应当衡量对科研人员的学术劳动所创造的知识价值分量,保证绩效考核与分配政策的有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发挥激励机制作用。
  (三)有效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要想有效发挥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激发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分类管理科研项目,创新科研项目经费监管机制等。二是激发非财政项目资金对分配政策与创造知识价值的激励引导作用。依据公共科研与服务需求,政府可加大向公益性科研单位购买公共科研与服务的力度。另外不仅要强化横向课题科研合同管理,还要健全横向委托项目的经费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领域,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的层次来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Mahmoud Ibrahim Fallatah.Does value matter?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value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knowledge breadth[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8,22(3).
  [2]August Tsai.A hybrid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new servic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16,25(4).
  [3]倪建.增加知识价值分配导向下的高校薪酬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18(17):135-136.
  [4]罗丽.民办高校以增加知識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9):86-87.
  [5]张敏,刘盈,张艳.感知价值视域下科研协同中的知识利用:理论、框架与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17(21):72-80+52.
  [6]张鹏侠.以创新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新要素分配理论[J].理论探讨,2008(1):165-168.
  [7]徐婕,张静,邓大胜.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革的现状和难点分析[J].今日科苑,2018(11):43-49.
  [8]黄伦宽.高校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392+394.
  [责任编辑:史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