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动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下,构建产业联动格局能够有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从国内外产业联动内涵演进以及产业联动经济影响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现有产业联动相关文献。通过对产业联动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系统梳理,其结论表明:产业联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其经济效应的作用路径及模式也将成为产业联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未来方向。
[关键词] 产业联动;区域协调;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4-0004-02
一、引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GDP增长率为3.7%,其中,发达经济体GDP增速2.4%,新型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速4.7%,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所带来的政治和贸易的摩擦使学者们更多开始认识到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差异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下,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必然要求区域产业之间能够加强联系,基于包容、平衡、共赢理念,通过产业间联动来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关产业联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
二、产业联动的内涵认识
关于产业联动理论,古典经济学家魁奈(Quesnay,1758)的“经济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产业间联动关系研究的最早论述。而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VasilyLeontief)在研究美国经济结构时编制了1919-1929年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这事实上就确定了产业关联理论基本理论。随后,关于产业联动的理论不断深化,如Schmitz(1998,1999)研究指出区域产业联动是促进产业链升级、应对全球竞争压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Gereffi(1996)指出,地方生产网络应在同一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不同价值链中,通过与其他经济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嵌入全球价值链某个或某几个位置,利用一种价值活动与另一种价值活动之間的关系,创造、保持和捕捉更多的价值。而国内学者也对产业联动进行了丰富研究,如吕涛、聂锐(2007)研究认为产业联动可以视为位于产业链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进行产业协作活动。周寄中(2007)认为,产业联动涉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从概念萌发到商品流通的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或互动能引发对方或多方产生持续的变化,最终实现更高的效益。沈正平(2007)认为任何区域间基于产业关联而进行的企业协作活动都属于产业联动范畴。刘玥(2008)对产业联动理解为相互关联的企业集合基于其联结关系而发生的联合变动行为。刘钊、马军海(2008)认为产业联动是以产业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中间网络组织。高伟(2012)认为产业联动是产业链在空间上的布局,是企业空间扩张和调整的整个过程。钟明(2014)认为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的波动对其相关产业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产业联动性是对产业间相互影响程度的量化。
从国内外产业联动内涵界定中可以看出,现有产业联动研究更多局限于静态分析或基于具有要素禀赋优势区域的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间联动。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产业是处于动态的经济变化中,现有研究缺乏基于产业联动动态过程的分析范式,进而对产业活动功能缺乏融合性研究。
三、产业联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产业联动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联动的结构优化效应是产业联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沈正平(2007)等学者定量研究了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产业联动的实际状况,认为产业地域联动能够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张明倩,范燕(2009)认为跨区域的产业联动是各区域间企业、产业等协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形成区域间的产业联动不仅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且长期的推动作用。刘力(2009)基于国际产业转移与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探讨了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从而获得推动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启示。高伟,缪协兴(2012)等学者研究认为,国内产业通过国际产业联动形成价值链协同创新,能够实现产业升级均衡对接全球价值链体系。在此过程中,建立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链接关系能实现产业联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而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肖建辉(2011)通过对汽车制造业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认为汽车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能够推动物流产业与制造产业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区域产业联动可以有效推进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均衡分布,因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刘颖琦(2009)经过对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37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产业进行联动分析,构建了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产业联动模式。董晓菲(2009)等学者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从资源、经济、就业及环境方面,对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论表明产业联动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陈劲等(2011)认为如何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联动效应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而基于技术创新、产业联动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维度指标体系,可以相对科学地评价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联动性的强弱。虽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产业联动可以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但是刘钊,李琳(2011)等学者也研究提出,产业联动能够有效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其过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区域差异性。
(三)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竞争力 国外学者对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如Schmitz(1999)研究指出,区域产业联动是促进产业链升级、应对全球竞争压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本世纪初,国内学者也开始在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进行了丰富研究。如刘钊、马军海(2008)研究认为,产业联动是推动区域经济整合、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应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李晖、陈漫涛(2011)等学者基于湖南发展实际,研究认为从内、外开发并承接粤港澳地区的产业联动转移,不仅能够加速实现湖南经济的崛起,而且也能提升湖南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姜霞(2012)也研究认为,城市圈内部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对区域群体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样,董晓菲(2009)等学者在沿海与腹地区域产业联动动力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测算沿海与内陆腹地产业关联情况,估算了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通过上述文献整理可以看出,现有产业联动的经济影响多是从实证研究角度展開,但是关于产业联动的经济影响机理及其产业联动制约因素尚没有得到系统研究。因此,产业联动作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其经济效应的作用路径及模式必将成为产业联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未来方向。
四、结论
经过对现有产业联动相关文献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从产业联动视角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具体联动组织实施过程仍存在较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如果将产业联动视为产业发展的系统联系,那么所有涉及到的联动产业及产业环节都应是彼此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产业联动的目的不仅要使整个系统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能够使参与各方实现更多价值增值。从这个角度上说,为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研究产业联动过程中的制度、组织、技术、资金等支持措施,不仅是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我国进一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碧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动态均衡及现状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3):105-112.
[2]刘新争.区域产业联动与产业转移: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6(12):43-47.
[3]袁象,孙玉美.基于产业联动理论的长三角海洋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4):78-80.
[4]董千里.基于“一带一路”跨境物流网络构建的产业联动发展:集成场理论的顶层设计思路[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0):34-41.
[5]石碧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联动协同转型的机制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9-16.
[责任编辑:潘洪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