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实践下的规则教育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规则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在规则教育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有必要的。通过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情景设置中达到知情合一的效果,同时加强有效的监督和完善的评价标准,循序渐进地使规则积淀为学生自身的品质与追求。
【关键词】体验式;和谐互动;知情合一;监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066-02
规则,在社会上、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人参与。规则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商定的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在法治社会中,规则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本身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内心认同规则,单纯依靠说教可能会产生逆反效果。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体经验历程,加强学生在尊重规则中的体验和感悟,并通过这种体验感悟中的反思内化为尊重规则的品德,在不断反复的积淀中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一教育过程与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是相符合的[1]。因此,在规则教育中尝试用体验式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建立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规则的制定与中学生的天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斗争性。孩子在中学这个阶段,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自由平等的需求,不愿意受到太多外来的束缚。规则却要去规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就是意味着个人会失去一部分的“自由”和“个性”。但是规则的遵守与中学生的个体发展又具有一定的同一性。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适应社会、适应他人的一个过程,而规则恰恰给人们的适应过程提供了可供依据的方法,告诉人们如何处理好自己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规则与学生之间的这种矛盾性,在进行规则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一般会出现两种极端化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了教师规则对于学生的约束作用,强行将规则逼迫学生接受。教师是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执行者,不允许学生产生疑问。教育过程中,师生缺乏交流或者教师指定“好”学生做表率答问题,其他学生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做就行了。长久下去就会抹杀学生发展的天性,造就胆小怕事的性格。另一种就是夸大或者错误理解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任学生的自由发展,甚至违反了规则也没有特别的提醒和强制改正,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培育了一批无视规则的“个性化”群体。
因此,体验式的规则教育首先就需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规则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要明确规则教育不是“主导者”与“参与者”的关系,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过程。教师应该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设置情景、分享经验,带领学生走进情景,深入体验独立思考,产生对规则最深切的理解和感受。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绝对的听从和权威,规则才有可能被感受被体验,“规则”才能充满人性的关怀和平等的礼遇,真正被学生接受。
二、以情促学,知情合一
人对规则的认识发展一般会经历强制性的服从规则阶段和发自内心的尊重规则两个阶段。对学生来说,规则的认识一般是停留在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处罚的强制服从阶段。这种认识当然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但是这种对规则的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学生必须处在一定的监督或者承担处罚的氛围中,如果脱离了监督范围或者能够免去处罚,他就会忘记“规则”的约定,犹如脱缰的野马。教师要解决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认同规则。教师需要告诉学生的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尊重规则?尊重规则对谁有益?尊重规则和我有什么樣的关系等基本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是不能够像传播课本知识一样,通过教学常规手段灌输给学生的。著名教育学者朱小蔓说过: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己被遗忘,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也就是说规则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知与情的统一。校园心理剧是教师常用的一种体验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模拟剧情的角色表演,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以实现“情”的生成。心理剧的情景需要选取来自于学生生活实践或者是与学生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通过艺术加工,展开表演。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当作剧情中的角色,按照角色的立场、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扮演就是一种体验。学生在把自己当作剧情角色的同时,体会角色的认知,结合现实情况和知识判断角色行为的是非对错,并反观自我行为,从而寻找自我提升的途径和空间。对于没有参与角色扮演只是观看心理剧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布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观看表演。虽然这一类学生没有“身临其境”实践,但是通过表演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思考,仍然能够从中反思领悟故事中角色言行的对错,并加以对照自身,也是主动参与的一次学习过程。通过知情的统一,能够调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行动等因素,使学生在认识提高的同时体会规则的内在意义。
三、强化监督评价的目标达成
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应试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能仅仅凭借一个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不是通过统一的评价模板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和发展,而是提倡学生在体验中领会规则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构建尊重规则的自我。而又因为规则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规则教育的过程需要注重监督,还需要完善体验评价标准[2]。
体验活动本身就是尊重规则的过程,只有保障了体验活动的规范性,才能让学生信服体验中所碰撞出来的结果。规则教育的监督注重在体验中的监督,活动准备之前的方案制定、活动实施之中的行为准则、活动结束之后的评价结果等都是监督的内容。这种监督也可以体现在教师对整个体验活动的引导中,如监督体验过程中是否偏离了主题方向,监督学生观点和行为是否产生了错误的导向等。
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定位每位学生的言行,也为了作出准确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与,我们注重的是学生从每一次的体验中所生发出来的规则意识的提升和遵守规则行为的坚持。规则教育的评价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如体验中参与的活跃度、小组同伴之间的协调能力、体验过程是否尊重规则、学生是否能够提出个性化问题、学生的反思结果是否具有创造性等;甚至还可以是本次体验活动中,教师就学生的某些行为或者观点生成的随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才能更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提高体验效率。
规则教育不是传统说教下的单向性教育,也不是追求统一模式的形式化教育。规则教育应该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在体验中分辨对错,提升认知能力,内化于自觉行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郑三元.规则的意义与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9).
[2]郑洁.反思规则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