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注重德育实效 培养优秀品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优秀的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数学教师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学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普及数学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教育道路上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渊博,古代先贤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供我们学习和参考。我国数学文化也同样由来已久,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众多辉煌闪耀的成就。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科普数学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数学文明,从而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德育的渗透工作。
  例如,在学习《圆周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就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数学家祖冲之。他的这一成就,远远先进了西方一千多年。在学习有理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世界上最早开始发现并使用负数的就是中国,以此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整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了解人民币,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交换法则,同时给学生科普不同币值上的不同背景,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欣赏到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信念。
  在上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自然而然地渗透我国灿烂的数学历史,带领学生认识祖国的美好山河,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运用数学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愈发良好。因此,经常有铺张浪费、随意攀比的情况出现在学生之间。平时花钱大手大脚,随意剩饭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忽视了对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学生还没有形成健康的是非观,如果教师和家长盲目地“灌输”大道理,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听不进去,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融合,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出题目:“小红每天都去检查自己家的水龙头是否拧紧,如果没有拧紧的话,每个小时会浪费一毫升的水,已知小红家的水龙头已经有十二个小时没有拧紧了,那么他们家浪费了多少水?”学生很快就写出了答案,浪费了十二毫升的水。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小红每天检查水龙头是否拧紧这一行为,是有意义的,还是没有意义的?”有的学生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很多的水,浪费一点也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有的学生认为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看法作出点评,水是大自然宝贵的财富,虽然在城市之中,用水十分方便,但是在一些非洲地区,儿童基本的喝水都无法满足。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意识到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节约意识。不仅是水资源,数学教师在其他的授课过程中,要提倡学生多关注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一切,珍惜身边的一切,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有效避免学生铺张浪费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备受宠爱的“掌上明珠”,做事任性,不考虑后果,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等学生各自组建了小组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之处,也知道如何分别计算他们的周长,但是有没有人知道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呢?”学生表示迷茫,并没有回答。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看能否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运算方法。之后,给学生5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正方形,明确掌握正方形有几个面,并有效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各自抒发自己的观点,实现了观点的碰撞,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让每一组派一个学生代表发言,并对准确说出运算方式的小组进行奖励,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和纠正,最后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运算方式。按照同样的方法,教师再让学生论长方形的面积运算。
  在不断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不断提高,这种合作精神不仅体现在数学课堂中,还延续到了课后作业和其他学科当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日后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四、结合数学材料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美,数学也是这样。数学的美不像自然美和艺术美那样鲜明、亮丽和潇洒,甚至也不像其他社会美、科学美那样直观和具体,它抽象、严谨、深沉、含蓄,是典型的理智美。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是非美丑还没有全面的认知,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数学教材中,美是无处不在的,曲线之美、对称之美、统一之美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了解他们的对称之美。学生在寻找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长方形对称的稳重之美、正方形的宏偉之美、圆形的柔和之美和圆满之美、等腰三角形的庄重之美,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就会从数学课本中发现更多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发现更多的数学之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目标尽快完成。
  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给学生无痕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学习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审美能力、自主探索精神、学习毅力、团结合作、不耻下问、勇于思考等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