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就与梦想:中国企业家40年成长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经济变迁和企业发展為主要背景,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课题组自1993年到2017年的调查内容和主要发现为基础,从企业家成长历程、新时代环境变化与企业家新的历史使命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轨迹,分析了其中的变化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企业家;外部环境;政策建议
  一、企业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持年均9%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也由2.7%迅速提高到目前的近15%。在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和企业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的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
  (一)推进市场化进程
  1.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参与社会变革,助推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与贡献。2017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家认为,国有企业对中国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排在前三位的是:“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75.66%)、“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56.83%)、“提升了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53.62%)。同时,民营企业对中国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排在前三位的是:“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1.02%)、“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62.03%)、“促进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0.81%)。
  2.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还需要对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关于企业家对“最需要改革的”方向的历年调查表明,在改革初期,企业家认为“最需要”改革的是转换政府职能、产权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垄断性行业改革。近年数据显示,产权制度已经不再是企业家认为最紧迫的改革方向,社会保障体系、垄断性行业等方面的改革迫切性也在逐渐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的紧迫性日益攀升。同时,转换政府职能的紧迫性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水平(见图1)。
  3.突破区域行政分割,促进全国市场融合。市场化进程的显著特征是全国有效市场的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体现出全国市场融为一体的趋势。企业家针对全国经营活动中面临区域行政限制的调查表明,2007年以前,一线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行政限制较多,而在2007年以后,上述地区行政限制有所减少,全国市场融合趋势明显。同时可以看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区域的行政限制最低,体现出市场经济的活力释放与区域行政限制密切相关。
  (二)促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
  1.企业逐步成长为创新主体。2016年世界知识产权统计数据显示,从受理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有关数量来看,中国申请数较2015年增长21.5%,达134万项,连续6年占据首位,成为带动世界专利申请数攀升的主要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年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更为重要的是,从2000年开始,国内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已开始占全国的600/0,并逐年攀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地位得以稳步确立。
  2.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历年调查发现,政府关系的重要性降低,企业的制造能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比重从2004年顶峰开始迅速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正迅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体现出中国企业正由“制造”优势向“智造”优势的转变。
  3.从引进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转变。关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方式,对比2000年和2014年的调查结果发现,企业采用各类新产品开发方式的比重排序基本相同:最普遍的新产品开发方式是“企业内部开发”,随后依次是“与国内高校院所合作开发”、“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国内引进”、“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购买国内研究机构成果”和“与国外高校院所合作开发”。调查表明,从2000至2014年,自主研发和依托国内力量进行研发一直是中国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要方式,而国外引进与合作仅仅是辅助方式。
  (三)推动全球化发展,优化对外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开放的国内外市场促使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随着对外贸易体制的不断放宽,中国企业逐渐获得了出口贸易自主权,国际市场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重要的销售市场。对1997至2017年企业国际化的调查显示,从2005年开始,样本企业的产品出口海外的比重有了质的提升(接近50%),随后在2010年后略有下降,这可能与国内需求的增长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有关系。同时,从2005年开始,海外销售占样本企业总销售的比重稳定在40%左右。
  在企业不断融入国际竞争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201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超过27.79万亿元人民币,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30%,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加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57.4%的企业家认为不利影响“很大”和“较大”。2009年的调查数据进一步显示,赞同上述观点的企业家比重上升到71.7%。
  全球化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1999至2003年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加入WTO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年均约38.6%的企业家认为“好转”,比认为“恶化”的多12.6个百分点。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积极影响还要更大些,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2.3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指标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对2008年和2017年的数据比较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方式,在收购兼并、直接投资和战略联盟等方式上呈现出长足的发展,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能力不断提升。   (四)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对比1998年和2013年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内部改革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经营自主权”、“明确产权关系”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实现的程度较高,2013年评价值分别为2.74、2.68和2.61(3分制),其次,改善程度较好的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此外,“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以及“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大改进空间。
  (五)人世后商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关于1996至201 7年企业所处的商业信用环境的调查发现,从2001年开始,企业的商业信用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面临的不正当竞争大致保持平稳下降趋势。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历年调查也显示,大多数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企业在各项管理和创新上的差距(见表1)。
  总体来看,在技术方面,虽然有一些企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大多数企业家认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品牌形象;在制度方面,大多数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还任重道远,优秀领导人、管理团队和人才仍然匮乏;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的组织方式、决策方式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待改善;在利益相关者方面,大多数企业在最大化利用资源的能力、环境保护以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二、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要素条件都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报告从4个方面描绘企业在新时代可能面临的环境变化。
  (一)新旧动能转换成必然趋势
  2012年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要素作用的调查显示,“改革开放”是过去30年中对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要素(评价值为4.50,5分制),其次是“资本投入”(4.26)、“自然资源利用”(4.08)以及“劳动力投入”(3.97)。这一结果表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以过度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以低廉的人工成本为优势。
  关于“未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调查表明,“科技创新”(评价值2.91,3分制)将是未来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其次是“企业家的创新”(评价值2.83),再次是“改革开放”(2.50)。与之对比的是,“劳动力投入”(1.91)、“自然资源利用”(1.96)以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1.95)作用将显著下降。可以看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动能将是全新的,原有的企业发展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创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7年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家对新时代持乐观态度,65.4%的企业家认为“未来世界会越来越好”。在对新时代的关键词描述中,以发展为内核的“创新”、“开放”、“和谐”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占比分别为8.53%、4.36%及3.37%。
  (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企业创新转型
  环境的变动也将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创新寻求出路。本报告考察了消费结构升级与技术竞争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016年关于消费结构升级的调查显示,平均而言,逾七成企业家认为与5年前相比企业客户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和“很大”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服务需求的提升”、“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提升”,调查表明,中国消费结构正在进行着巨大变迁,消费升级势不可挡。进一步分析表明,消费结构升级与企业计划未来一年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国企业存在明显的需求引致型创新动力。
  对消费结构升级和企业创新努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从2008年到2017年,环境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大大提高,评价值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2017年,72.8%的企业家认为“很难预测顾客需求及产品偏好的变化”,而2008年这一比重仅为29%。
  同时,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需求端的变化与企业创新努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不显著(统计指标P值大于0.10),而从2014年开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定制化需求的产生与企业的创新努力显著正相关(在0.05和0.01水平上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之后,消费结構升级趋势日益明显,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
  (三)市场与技术变革促进创新
  企业选择哪种创新战略或方式首先来源于对创新压力的感知。对企业创新压力来源的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企业家认为,创新的主要压力来源于竞争(评价值为4.37,5分制,下同),其次是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4.19),再次是客户(4.02)和员工(3.51),最后是投资者(2.97)和政府(2.51),以上结果再一次表明,市场驱动是企业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
  对技术变化的调查显示,近七成企业家认为当前技术变化很快以及技术竞争激烈,从2008年到2017年呈现递增的趋势。同时,调查分析显示,技术变革在十年前不影响企业的创新努力,而在十年后的今天,技术变化和新产品的推出,显著增强企业的创新努力(在0.01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技术驱动创新正在成为未来趋势。
  (四)短期行为导向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最主要障碍
  2017年针对抑制企业创新的要素分析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创新人才缺乏”是抑制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认为“较强”和“很强”的企业家占比为81.49%,这一结果与2000年、2014年的调查结果变化不大,人才缺乏一直是企业创新的主要障碍;其次,近八成的企业家认为“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对企业创新具有“较强”和“很强”抑制作用,这一结果说明中国一些企业之间无序或不顾规则的“模仿”、低成本竞争,极不利于企业创新的实施;第三,近七成的企业家认为“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的文化氛围”和“创新失败的风险过大”等排在抑制企业创新关键要素的第三梯队;第四,企业家对行业与政策环境的准确把握,也会影响企业创新。调查表明,近六成的企业家认为“国企占较大市场份额”和“政策变化大、难把握”会抑制企业创新;第五,评价值在3分以上的因素还包括“缺乏对创新的信心”、“创新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以及“财务管理制度过严”都被企业家认为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创新,而超七成的企业家认为“民企/外企占较大市场份额”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很弱”甚至“没影响”。这表明,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与动力的根本在于通过改善创新环境,塑造创新文化,改变企业行为的短期导向,引导企业长期创新发展。   三、学习、创新与引领
  (一)企业家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营商环境
  1.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意愿关联密切。2014年调查分析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环境的判断与企业未来创新意愿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家对经济体制、法律体制、政策体制、社会舆论、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的宏观环境的评价与企业未来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和更新设备呈正相关关系,调查表明,企业家对宏观环境的判断越有利,企业未来的创新意愿越强。 调查分析还显示,政府简政放权的各项措施整体上都与企业未来创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有利于提高企业未来的创新意愿。为此,政府需要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法治环境,保护企业创新的权益。要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步伐,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建立信用体系、提高执法效率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同时加快立法步伐、加大立法力度,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和企业家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创新者的利益;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相关法规的执行落实,为企业家创业和企业创新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发展空间。
  2.政府政策助力企业创新转型升级。为了解政府支持创新政策措施对企业未来创新意愿的影响,2014年调查了企业家对当地政府支持创新政策措施的评价,及与企业未来创新意愿的相关关系。调查分析显示,政府支持创新政策措施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引进人才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政府支持创新政策措施与企业是否将更新设备没有相关关系。政府创新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更多的是影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信心及对人才的投资,相反,更新设备等反映企业追求产能或效率的创新投入受政府创新政策措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可以助力企业创新和转型。
  对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意愿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政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与企业总体创新投入存在顯著相关关系(在0.05水平上显著),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与人员培训投入存有显著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上显著)。
  综合上述结果,政府仍需大力落实创新支持政策,同时,加快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和完善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规范和完善民间金融体系,逐步引导民间资本成立社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同时加强对于民间资本的规范与监管;切实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完善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并加强监管,确保资金用于企业创新的相关领域。
  3.期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本报告对企业的外部创新环境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支持政策和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表明,2016年,近半数( 46.920/0)企业家认为所在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比较完善,认为“十分完善”的占0.73%,“不够完善”的占46.76%,“很不完善”的占5.6%。相比于2015年的调查,企业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完善性的认识变化不大。 对企业更具实际意义的是企业所在地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调查表明,企业家认为所在地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执行“比较严格”的占42.54%,“十分严格”的占1.57%,“不够严格”的占49.87%,“很不严格”的占6.020/0,相比于2015年调查结果,没有太大变化。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越完善,执行越严格,企业的创新投入就越多,企业的创新绩效也越好,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05和0.001水平上显著。这些数据表明,企业家期待政府能够抓紧培育创新人才,塑造宽松的创新金融环境,打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巨大力量而努力。
  4.弘扬勇担风险、宽容失败、杜绝山寨的创新文化。相关关系的分析表明,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鼓励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程度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在0.01水平显著)。2016年相较于2015年的调查结果,企业家认为中国总体上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有明显下降。具体而言,认为企业所在地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很低”的企业家占6.45%,“较低”的占49.53%,“较高”的占38.89%,“很高”的占5.14%。
  对企业所在地鼓励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程度的调查表明,认为企业所在地对鼓励冒险、开拓进取的程度“很低”的企业家占5.43%,“较低”的占33.42%,“较高”的占54.05%,“很高”的占7.1%。总体而言,相比较于2015年,2016年社会对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的鼓励程度呈显著增长态势。
  相关关系的分析也表明,“山寨”产品接受程度和企业间产品模仿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在0.01水平显著)。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企业家表示企业所在地对“山寨”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和很低,相较于2015年调查结果,呈现出微弱改善趋势。
  对企业间产品模仿程度的调查显示,认为企业间产品模仿程度“很高”的企业家占17.4%,“较高”的占60.92%,“较低”的占19.54%,“很低”的占2.14%,说明总体上企业间相互模仿产品的程度很高,并且相较于2015年调查没有显著改善。
  (二)开拓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1.改变短期行为导向,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短期行为导向不仅在区域层面上存在,而且在企业内部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调查系统在2015至2017年连续对企业的短期行为进行了追踪观测。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企业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具体而言,平均只有9.8%的企业没有企业发展规划,而发展规划在“3年以内”的比重平均占40.2%,在“5年以内”的平均占28.3%。
  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企业的发展规划越长期,企业的创新投入越多,企业创新绩效也就越好,连续三年的相关系数都稳定在0.001水平上显著。同时,调查显示,仍有平均37.6%的企业家认为,“分配资源实现短期获利比实现长期发展更重要”,这一类企业不仅在创新投入上较少,而且在下一年的创新绩效上表现较差(在0.01或0.001水平上统计显著)。此外,也有平均40.3%的企业赞同“‘赢在当下’比长期竞争优势更重要”,这类短期导向的企业创新投入较少,同样也在下一年度的创新绩效表现较差(在0.05或0.01水平上统计显著)。这些数据表明,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与绩效的根本在于企业自身改变只重视短期导向的行为,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将资源分配到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方向上。   2.多措并举,促进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创新动态指数得分为56.06。历史数据表明,2015年企业创新动向指数的得分是54.95,说明中国企业已持续迈入创新活跃期1。值得注意的是,对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国有企业创新投入意愿仍高于非国有企业,并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拉大,得分从相差4.64扩大到5.33;对比不同规模企业,大型企业创新投入意愿仍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两者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得分从相差7.04扩大到8.68;对比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业成长期企业创新投入意愿仍高于成熟期企业,并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拉大,得分从相差4.83扩大到7.25,这些数据表明,创新投入的体制、规模及发展阶段差异进一步拉大,未来企业的“跟跑、并跑和领跑”划分将更加明显。一旦在创新分化的过程中没有跟上,企业便在未来很难再有领先的可能。
  3.促进创新与企业营利增长的良性循环。2017年关于企业家所关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企业家较为关注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次是:利润增长(70.94%)、市场开拓(59.61%)、员工满意度(54.45%)、营业收入增长(46.78%)以及新产品开发(46.78%)。但是,利用相关关系分析,我们发现,对利润增长、员工满意度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的关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性。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过度关注甚至会损害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反,对新产品开发、环境保护和顾客满意度的关注,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数据表明,企业在当前环境下需要对利益相关者的权衡做出较好的平衡,尤其是需要注重内涵式发展,而不能仅仅关注短期利润本身。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近七成企业首先朝着“使顾客满意”的方向努力,其次是“使员工幸福”,随后分别是“品牌化”、“造福社会”、“科技创新”、“环境友好”,标志着中国企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
  关于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前三位是:“做精核心业务”( 58.96%)、“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54.12%)和“传统转向人工智能”(44.01%),其余依次是:“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34.60%)、“重资产转向轻资产”(20.69%)、“依靠政府转向依靠市场”( 19.31%)、“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17.30%)、“金融创新”(13.36%)、“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7.47%)等(见表2)。
  (三)终身学习,弘扬企业家精神
  1.多数企业家积极顺应环境变化。把握和適应新时代的首要任务是认清形势、熟知新的环境特性。2017年关于企业家认识当前环境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企业家同意:“应对当前环境需要新思路、新办法”以及“企业家需要转变角色,虚心学习”,评价值分别为4.10和4.19。同时,55.6%的企业家认为,“企业要积极主动影响国家政策,营造环境”(评价值为3.56),民营企业主动影响的意愿较高。调查表明,虽然绝大多数企业家意识到需要做出改变,但是仍有一大部分企业家还处于等待、观望的态度。
  2.强化企业家身份认同,坚定企业创新发展信念。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它反映了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增长的信心和自身发展的信念。对企业未来增长没有信心的企业家不会把大量资源投入到回报期长的创新活动中,而对企业家群体未来发展信念不确定的企业家也不会把精力花在创新活动上。本次调查从企业家对企业家群体前途的信心和所从事事业的信心两方面,衡量了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调查分析表明,总体而言,身份认同越高的企业家未来增加创新投入、引进创新人才和更新设备的可能性越高。
  3.面临新时代挑战,企业家综合素质亟待提升。企业家面对困惑时,通常会寻求商业之外的思想资源的支持,这些思想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哲学、历史、艺术和宗教等等。此外,2017年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企业家认为自己最需加强的能力,第一名是“创新能力”(49.37%),第二名是“把握方向的能力”(48.89%),第三名是“组织管理能力”。这和企业面临的新时代环境有关:环境易变,不确定性高,越来越复杂,同时迫使企业不得不创新。
  4.企业家从关注规模和速度转向质量和效益。企业家对自身行为特征描述的认同程度的调查表明,超过六成企业家认为,“变化有利于我的企业”(评价值为3.76)以及“能够随时从容地应对变化”(评价值为3.76)。同时,超五成企业家表示,“我对企业中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开诚布公”(评价值为3.66)。这种主动拥抱变化,对变化泰然处之的态度,都能显著促进企业绩效(在0.01水平上显著)。此外,“事情的重要程度优先于事情的紧急程度”,也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家应该改进工作方式,从原来关注紧急事务的“救火队长”的角色转变过来,着重思考企业的重大发展方向,关注那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事情,从效率观转变为效果观。
  创新战略是保障企业进行充分创新投入和取得良好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企业仍需要加强战略领导力,如果资源分配不当,创新战略也有可能伤害企业绩效。为此,本报告考察了两种创新战略类型:渐进式创新战略和突破式创新战略。调查结果显示,有36.4%的企业采取渐进性与突破性创新并重的创新模式,而采取渐进式创新模式为主导的企业(28.6%)比采取突破性创新模式为主导的企业( 8.3%)多20个百分点。此外,尚有26.7%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创新模式。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在创新模式方面主要以渐进性创新模式为主,而对技术突破有重要影响的突破性创新在企业创新模式中尚未占主要地位。进一步的相关关系分析也表明,如果一个领导团队不能确定明确的创新模式,就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绩效(相关系数统计不显著)。
  (责任编辑:王艺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