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航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旅客运输量、运输周转量、航班航线等数据上都居于世界前列。民航安全管理作为民航企业的生命线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在国内航空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进行安全管理是摆在航空从业人员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民航;安全管理;航班;飞行员
  我国的民航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民航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可预见的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民航产业必然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而在民航领域,民航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我国民航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航安全管理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民航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安全隐患,民航的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对于民航业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多,除了民航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外,还与民航公司本身的安全规章制度、民航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民航公司的科研能力等都有直接的关系。
  同时,民航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民航事业的基础比较差,对民航的安全管理体质的制定尚不够健全。经历了数十年的飞行努力,虽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安全记录,但是飞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的时候发生重大危险性事故,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随着民航的飞速发展,可以利用的空域已经趋于饱和,容易造成航班晚点,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造成空难,为民航事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民航安全工作的特点
  民航业是一个具有极高系统性的行业,民航业的正常运行需要机队人员、地勤、空管等部门的协同作业才能保证民航航班的安全运行。一般的民航业指的是除了国防、警务、国土勘察等国家职能部门航空任务以外的所有民用航空行为,主要分为商业航空和通过航空。我国通用航空是近年来才开始发展的航空业务,其在整体规模上远不能和我国的商业航空相提并论,所以我国民航安全工作一般指的是商业航空。
  首先,民航业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行业。它除了飞行专业外,还囊括了通信、气象、航空情报、机场服务、机务、值机、油料、机务维修、航空管制等多个工种,一次安全准时的航班运行是多个工种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整个航班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工种发生失误都可能威胁航班的安全运行,所以民航的安全工作贯穿民航工作的各个部门,这是在其他行业中比较少见的。
  其次,虽然民航的安全工作是各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航工作的安全规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面对现阶段新机型多、新建机场多、新航线多、新飞行员多的情况下,民航部门的安全规定想要囊括所有安全情况是不现实的。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各部门人员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专业的判断,尤其是在面临威脅飞行安全的危急情况时,机组人员的专业能力尤为重要。
  民航安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虽然民航运输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各部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工作,民航上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二、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的民航企业化道路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而来的,在这以前我国的民航是属于空军管理的。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以中国民航局为基础组建航空公司,航空业的改革继续深入。目前我国的民航运输主要由各大航空公司负责,而民航总局作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航空的安全与调度。
  首先,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无论在航空公司内部还是在航空业的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例如,在2010年8月24日,一架由哈尔滨飞往伊春的航班在伊春机场附近坠毁,机上96人,44人死亡,52人受伤。在这起事故中,伊春林都机场未安装仪表着陆系统,无法进行精密进近程序,再加上当日有雾限制了飞行员的目视飞行。中国民航河南监管局在河南航空没有取得哈尔滨至伊春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同意该航线运行。这次空难暴露了我国航空安全管理上的弊端,这需要我国航空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捋顺民航管理局、地方监管局、航空公司的相关职责,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其次,我国航空公司在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在飞行员的驾驶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风险,如恶劣天气、机械故障等,这些风险并不一定全部造成灾难性后果,事实上,很多问题都可以依靠飞行员、随机机务以及地勤等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置,保证飞行的安全。而民航公司化解风险的最有效办法是进行风险管理,把所有可以预见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衡量和处理,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所有可能出现风险的隐患进行排查,并按照相应程序进行处理,保证航空运输的安全进行。而在实际的运作中,民航企业尤其是中等规模民航企业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判断风险的能力,对于风险的排除能力也比较欠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再次,随着我国民航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专业知识的民航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我国已经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技术素养的民航队伍,随着我国民航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在飞行员还是机务等工种都出现了较大缺口,这种现象在各类技术工种的尤为明显。近年来,我国航空公司规模迅速扩张,仅2018年,我国国内就引进各类宽体客机70架,引进各类窄体客机326架,引进支线客机20架,引进货机15架。截至2018年末,我国各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已达到3600余架。除了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航空公司引进的均是目前的新机型,如空客A330、空客A350、空客A320neo、空客A321neo、波音787-8、波音787-9、波音737MAX系列,这些新型号客机除了要求飞行员和机务人员熟悉业务还需要针对新机型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大量新机型的引入不但对已有的飞行队伍和机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我国民航业人才的缺口日益明显。目前,我国民航除了专业民航大学进行培养外,还通过招收理工科大学生并转为飞行员来进行培养,同时空军飞行员也是民航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
  三、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建议   首先,建立覆盖面广、责任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岗位责任制。民用航空局、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机场等相关部门应对现有的各种安全制度进行梳理,对于不适应目前航空运营的条款进行修订,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相应职责。同时,在各管理局内部、航空公司内部、机场等部门加强内部审核和风险控制,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保证飞行任务的安全进行。
  其次,各单位及部门应做好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与防控工作。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除了正常的程序化工作外,还应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进行评估,根据已有的经验确定隐患部位的風险程度,进而对风险进行控制。
  再次,加强民航系统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建立由所有航空公司、管理部门参与的民航系统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于航空飞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同时把各公司和管理部门的处置措施向业内公布。在这样的安全管理共享机制下,安全隐患即使仅仅出现在一个公司或者一架飞机上,也可以让其他公司及时得到信息,避免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我国应加强民航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培养民航人才的能力。我国目前大部分的飞行员主要由航空公司自主培养,每位飞行员的培养费用高达百万元,高额的培养费用使得航空公司无法储备大量的飞行员,造成飞行员的短缺。同时我国目前只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可以对飞行员进行从理论到小飞机飞行的完整培养,其他学校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都不能进行完整的培养,而只能把飞行员送到国外去培养。我国飞行员培养能力的不足大大限制我国航空人才的储备,限制了我国航空的快速发展。我国应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飞行员的培养模式,建设一批专业的航空院校,使得我国可以自主进行飞行员的培养。同时国家应该开放低空领域,发展民间航空团体,储备航空人才,降低我国飞行员的培养成本。
  航空企业应该加大企业内安全管理文化建设。我国航空领域的安全管理始终是各航空企业的生命线,在航空器上的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目前我国航空企业除了国有的航空企业外,还有私营性质的航空公司。对于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各企业的认识程度不一,尤其是在部分廉价航空公司,更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航空企业及航空管理部门应注重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使得安全管理深入人心,保证航班的安全准点运行。
  安全是我国民航事业的生命线,所有民航从业人员只有时刻装着安全飞行这一理念,才能保证我国航空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