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几种药剂混用防治小麦主要病害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几种药剂混用对小麦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明显。在小麦生长后期多种病害混合发生时,推荐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g/hm2进行防治。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叶锈病;药剂混用;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0090-03
  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e (Schw.))、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R.solani)、叶锈病(P.recondita)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1-2],近年来重发频率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2017年笔者开展了此项防效试验,以为小麦病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0%氟环唑悬浮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0个处理,具体见表1。每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40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隔离行,周围设保护行。
  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庐江县盛桥镇高老村小麦田中进行,前茬为水稻。小麦于2016年11月25日播种,播种量300kg/hm2。供试小麦品种为宁麦13,长势较好。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质地中壤,pH5.2,有机质含量1.66%,各小区栽培条件、小麦长相均匀一致。
  1.4 施药时间及方法 于小麦始见花(4月13日)第1次施药,8d后(4月21日)施第2次药。各处理区按试验设计的药量、水量配好药液后,采用泰华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分别为晴天和多云天气,喷液量为450kg/hm2,施药时力求均匀周到[3]。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田间管理同施药区。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1.5.1 安全性 药后调查小麦产生药害情况,若有药害,记录药害的症状类型以及药害程度。
  1.5.2 防病效果 小麦赤霉病:于小麦蜡熟期(5月11日,病情稳定期)调查各小区发病情况,每小区在中间位置5点取样调查200穗,调查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小麦纹枯病:于小麦乳熟期(5月3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每小区调查100株,记录各级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病情指数、防效。小麦叶锈病:于小麦乳熟期(5月3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3片叶,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计算病叶率、病情指数、防效。分级标准见表2[4]。
  1.5.3 产量测定 收获时测定各小区产量,与空白对照比较,评价增产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的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处理区小麦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病情稳定期调查,处理6、5、4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高,平均病穗防效分别为93.33%、92.55%、89.80%,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94.79%、94.45%、92.61%,显著高于处理7、8,也高于其他处理。处理6、5、4的平均病穗防效、平均病指防效较处理7分别高18.43~21.96、13.95~16.13个百分点,较处理8分别高12.94~16.47、13.28~15.46个百分点(详见表3)。
  2.3 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小麦乳熟期调查,处理4、6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高,平均病株防效分别为79.07%、78.29%,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85.56%、85.03%,显著高于处理5、9,高于其他处理。处理4、6的平均病株防效、平均病指防效较处理5分别高22.48~23.26、15.51~16.04个百分点,较处理9分别高28.68~29.46、19.79~20.32个百分点(详见表4)。
  2.4 对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小麦乳熟期调查,各处理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均较高,平均病叶防效、病指防效均达96%以上,各处理防效间无显著差异(详见表5)
  2.5 对产量的影响 收获时测产,处理4、6平均产量分别为6054.75kg/hm2、5984.85kg/hm2,较空白对照区分别增产33.70%、32.16%,高于处理5的增产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增产率(详见表5)。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增产效果明显。
  在小麦生长后期防治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推荐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g/hm2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花日茂,陈军,孙俊铭,等.安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105-109,112-113.
  [2]檀根甲,季伯衡.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1):70-75.
  [3]孙俊铭,韦刚,张启高.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1):110,139.
  [4]刘家成,李刚,胡全胜.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5:85-91,99-110.
  (责编:徐世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