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在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决算编审和预算绩效评价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上述问题的情况入手,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预算是对本单位年度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估和测算,反映了一定时期本单位的收入来源和支出方向。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预算管理控制在六大经济业务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涉及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1.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有效配置
  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约束,对预算支出的编报、审批和执行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预算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资金,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扶贫攻坚等领域的财政资金支持,确保财政资金有效配置,从而确保公共财政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调控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2.有利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发挥计划、协调、控制、评价的功能。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预算管理控制在六大经济业务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涉及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因此,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在必然要求。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角度出发,健全预算编审、强化预算执行、完善决算编审、加强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也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題
  1.预算意识不强
  预算编制是指预算收支计划的拟订、确定及其组织过程,是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目前,由于业务人员的预算意识不强而导致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环节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需要业务科室提供详细的项目编制说明,列举项目的立项依据、可行性和必要性、实施内容和实施进度、绩效目标、项目资金在各支出科目间的分配等,然后财务部门根据这些资料再与业务人员研究探讨编制出与项目具体实施相匹配的支出预算草案。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人员的预算意识不强,认为预算编制就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已,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提供详细的项目说明和计划,财务人员只能被动询问或简单参照上一年数据编列项目支出预算,这样就会与项目的实际需求不一致,为预算执行埋下隐患。
  2.预算审核责任不明
  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业务部门提交的项目预算建议数和基础申报数据应当经过单位管理层和财务部门的双重审核,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只由会计一人完成,独立的预算审核和内部监督岗位缺失,内审的监督机制难以落实。
  3.项目支出预算“重立项、轻执行”的问题比较突出
  预算执行是把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经过相关程序支付完毕的过程,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是预算实施的关键所在。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方面都存在着“重立项、轻执行”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项目预算指标金额过大,而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资金不能按照进度要求及时支付,出现资金滞留和结余,严重影响部门预算的整体支出进度。事业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协商沟通机制,使得实际支付与预算计划出现差异,也影响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
  4.决算报表的编制存在失真现象,决算审核流于形式
  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是对本部门财务收支、资金使用、预算执行等情况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反映。当前,事业单位决算编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决算报表和财务核算软件所使用的科目存在系统性差异,编报决算报表时部分支出科目的数据无法直接从财务软件中取得,需要手工合并计算。二是有相当部分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及时核对财务数据,直接以财政部门年终出具的对账单填报决算报表,造成报表数据与实际账面数据相脱节。另外,由于决算公开,部分单位把三公经费、会议费、出国经费等支出调整到其他支出科目,造成上述支出递减的假象,严重影响了决算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是单位内部对决算报表的审核往往最关注结果的平衡性,却很少对决算数据之间的合理性与逻辑性进行分析,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存在简单走过场现象。
  5.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应当包含对预算执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预算执行是否合法合规、预算调整是否合理、对预算差异是否有科学的分析等内容。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绩效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笼统,在实际考核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致使绩效考核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最终汇总的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不高。二是绝大部分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多局限于对预算编审和预算执行的控制,对于预算执行的结果不按照相关要求制定绩效评价方案,使得绩效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标准等方面极不规范,绩效评价体系极不健全。三是能够胜任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人才极度匮乏,不少单位重大项目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主要由外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完成,成本较高。
  三、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
  1.强化预算编制意识
  健全预算编制控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预算编制理念,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的理念,提高各部门的预算积极性,增强全员参与意识。预算编制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单打独斗,它需要各部门的认真配合和积极参与。预算编制只有在结合各单位职能要求的基础上,从本单位开展具体业务的实际需求和相关特点出发,才能为单位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明确预算审核责任   要强化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批的刚性约束,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在预算管理控制的实务中,可以成立由单位管理者、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预算编审工作小组,直接领导和全面协调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审核和审批环节,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3.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近几年,财政部门将资金支出进度作为重点管理,加快支付进度也成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点之一。为强化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当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财务部门掌握具体的收支数据,从财务管理角度审核支付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做好用款计划并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款项。业务部门重点关注项目运行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双方只有密切联系、协调配合,才能杜绝项目支出混乱、资金使用分散不明的现象,有效地加快项目预算的支付进度、提升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
  4.完善决算编审控制
  一是改进财务核算软件和决算编报软件的设计。当前,很多地方都已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統和财务软件系统对接,未来财政部门可以考虑开发能够与财务软件系统对接的决算编报系统,决算数据可以从财务软件中直接提取,如此便可大大提高决算报表编报的效率,也能大幅度降低人为调整决算数据的风险,确保决算报表真实、完整反映资金支出方向和财务状况。
  二是财务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职业素养,平时要及时做好收入支出的入账工作,决算前要做好数据的清理核查工作,定期与财政部门核对数据,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决算报表编报的质量和效率。建议财政部门与基层预算单位之间可以按季度或按半年进行一次对账,否则年终决算时才进行一次对账,时间紧、任务重,发现问题也不容易得到妥善解决。
  三要强化决算编报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审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范围,督促财务人员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决算数据,杜绝账表不符的现象。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按照《会计法》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落实决算报表审批的主体责任,真正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此外,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齐抓共管,监督各单位真实反映财务收支以及资金管理等情况,从内到外形成有效监督机制。
  5.健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要设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目标,预算绩效目标应当与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相适应,并与财政支出的范围、方向和效果紧密相关,还要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设置多个预算考评指标,比如资源利用效率、预算调整次数、预算执行率、预算编制差异率等,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要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具体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案,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上,可以采取项目负责人提交自我评价鉴定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和民主测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公平、科学和合理。
  最后,要大力培养预算绩效评价的从业人员,建议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开展长期的专门培训,致力于培养出一支熟悉预算管理、财务核算、内部审计等政策法规并具有一定实务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真正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孙阳.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经营者,2016(16).
  2.刘毅,张颖.关于提高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执行率的深入思考.财会学习,2017(8).
  3.宋建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研究.国际商务财会,2017(4).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8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