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突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加强对国有企业融资监管的力度,防范债务风险。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加强融资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企业融资 融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2(b)-059-02
  企业的成长发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密不可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融资时过度依赖于当地政府干预,并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身能力去融资。随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出台,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对融资条件的审查。特别是对国有平台公司,更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对企业举债融资的监管力度,防范债务风险。
  1 当前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1 融资结构不合理
  融资结构是企业通过不同渠道、不同的融资方式所筹到的资金在企业负债中的比重。高效的财务管理水平及合理的融资结构是关系到企业资产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企业要想长远发展,需加强企业融资结构的多元化,提高资金综合效率,努力寻找一个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吻合的最优融资结构。
  (l)国有企业如果单纯依靠采取内源方式融资,如:政府政策性拨款或补助,企业自身的经营利润。虽然无需对外支付股息或利息,也不发生融资费用,也不存在违约的风险。但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推进,政府政策性拨款或补助将越来越少。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经营利润所带来的留存收益来维持,但国有企业因自身及市场化的影响留存收益获得的现金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现金流量,必然导致国有企业对外源融资强烈的依赖性。
  (2)由于国企与商业银行具有同根同源的关系,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的一种观点:贷款给国有企业没有风险,因为地方政府差不多总会出手相救。致使商业银行弱化了对国有企业约束,导致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长期高度依赖于银行贷款,有些企业出现了“不怕利率高,就怕借不到,再多也需要”的做法。导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财务信息的质量不高。受资本市场利率及融资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不再愿意向国有企业发放长期贷款,致使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占比越来越大。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低下,融资难问题已经突现。
  1.2 融资模式单一
  目前金融市场推出的融资模式多种多样,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自主融资和政策性融资、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等。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包括商业票据、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保证借款等;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如:银行委托贷款、融资租赁等。政策性融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政府信用为担保、政策性银行或其他银行对特定的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如:农发行贷款、国开行贷款等;国有企业由于跟银行的关系比较密切,比较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导致其资金渠道的单一,无法取得充足的资金保证。
  1.3 融资制度不完善
  国有企业有融资需求时,通常都是比较大的项目、要求的融资规模和资金需求量都是比较大的。企业在制定融资方案及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
  (l)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制定融资方案和对融资方案的决策时,因集体负责制淡化了责任承担。受领导政绩、领导考核指标、领导意见偏好,对预期的迎合而失去了最重要的独立性,影响其对融资方案判断。如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完成企业的考核指标,项目仓促上马、盲目扩大融资规模,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将企业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2)虽然制定了一定的融资预算方案,但对融资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的缺乏管理。由于受领导政绩、资金压力等情况干扰,经常会出现对融入资金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筹资过程中会出现恶性增资、出现资金富裕、存在资金闲置等现象增加了融资成本,导致企业对引入资金的利用率低下。
  (3)对资金的管理不够细致,资金使用规范性较差,会出现资金乱使用的情况。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超额采办,造成资金浪费。有些管理层出现将资金用于“面子工程”上,使真正需要投资的地方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4 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需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融资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金融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新形式下的融资过程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不仅要在专业技术上与时俱进,还要在行业知识方面、法律知识方面等有所提高。
  1.5 缺乏有效的企业财务人员绩效体制
  国有企业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得财务人员缺乏学习进取的精神,工作中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2 完善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对策措施
  2.1 合理化的融资结构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特别是国有平台公司,主要承担地方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由于实行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少,建设任务重,融资需求巨大。国有平台公司在这一段时间对中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发挥了资金供给方面的基础性功能,但国有平台公司并不具备自主盈利能力,只能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盈利。国发[2014]43号的推出,国有平台公司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优化融资结构成为国企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银企关系市场化,要处理好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规范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尽快转型为市场化运营的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市场化融资行为,不再依靠政府干预来获得资金。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的兼并破產机制,发挥其对国有企业的约束作用,促进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完善银企关系,建立市场化的契约关系,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借助银行的资源优势,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解决内源融资不足的问题。   2.2 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国有企业在地方上一般主导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其融资的金额普遍较大,随着利率市场的深入,银行等金融资机构对中长期贷款的风险进行规避,对提供中长期贷款兴致不高,偏向于发放短期贷款。而企业的管理者由于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对中长期融资需求更加强烈。为了缓解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企业需对融资方式进行调整。国发[2014]43号的推出,国有公司通过银行信贷体系进行融资受到了严格监管,国有企业要建立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基础的资本市场,促进融资方式的多样化,采取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融资、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私募股权、成立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
  国有企业要采取长短期贷款相结合,应用银行贷款、政策性融资、企业发行债券、采取股权融资、发行私募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所有者权益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都能更加趋向于公司有利方向发展。要从靠政府转向靠市场,从靠资源转向靠创新、规范融资行为、发展债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
  如: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首先应加强对债券发行的管理,促进债券发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发行债券这个财务杠杆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还应对债券的品种及结构、规模等进行设计,分散债券的风险,可通过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加企业债券的流动性。
  国有企业还应规范企业之间的融资担保行为,对其所担保的企业及其所担保资金涉及的项目应做到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为被担保企业发生违约等问题而影响自身运转。
  2.3 建立健全的融资制度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须加强对融资过程中细节化的管理工作,在企业融资前先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包括制定项目资金的到位时间与资金使用的时间表、对建设项目投资现金流的估计、对投资项目风险的估计、并制定最佳的资本预算。根据资本预算来确定融资规模,并确保其融资规模能够与本企业的融资能力及未来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并制作多个融资方案,提供给企业专门的融资评审委员会审核。评审委员会可将融资方案进行内部公开讨论,结合本企业的战略规划、融资规划、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等指标,并结合及当前的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市场等因素,对多个融资方案逐一审核,对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预先进行合理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筛选出最合理、最优的融资方案。在确定融资方案后,还要对融资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结合市场因素、企业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来调整融资方案,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融资方案,使之能够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加强对到位资金后续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资金闲置及资金紧张的情况。
  (1)企业应当建立对相关财务人员作定期培训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融资方案决策上保持独立性,避免因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等因素,影响融资方案选择。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人員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2)建立融资方案审核小组,小组的成员可以来自企业各个部门,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融资方案是否过于刚性或过于随意,需要小组成员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作出专业的职业判断。同时加强融资监督体系的建设,优化责任监督机制,使筛选出的融资方案能够顺利的实施、更高效运行。
  (3)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一套有效的内控机制,保障项目的运行、资金的管理,实现专款专用,避免项目资金出现挪用、挤占等。保证项目资金的投入,使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要求财务人员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使财务管理者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处理好最基础的财务工作,还需要把握当前的经济动向,要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要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信息披露责任加以明确,严惩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
  2.5 企业财务人员绩效体制
  企业应对现有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让财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其实际工作成绩相挂钩,发挥其待遇留人的机制。打破原有的工作终身制,应用竞争淘汰机制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与学习的热情。将真实的财务信息与科学的指标体系相结合,对财务人员的业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实施聘任的双向选择化,打造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林乔青,大型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完善路径探究[J].财会研究,2017(6).
  [2]徐亚军.基于国企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现状及措施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9).
  [3]陈晚莉,新常态背景下国企融资的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