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稠油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受油层厚度薄,蒸汽吞吐热损失大;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蒸汽有效波及体积小等因素的影响,高周期吞吐后周期递减大,开发效果差。常规蒸汽吞吐、热化学辅助蒸汽吞吐、面积组合注汽、一注多采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有效改善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本文以河南油田薄层稠油油藏开发经验为例,研究总结了改善其开发效果的系列技术,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薄层稠油;一注多采;水平井;蒸汽吞吐
1 蒸汽吞吐开发规律
河南油田薄层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降压开采,通过分析研究现有生产动态资料,总结其蒸汽吞吐开发规律如下:
1.1 周期内日产量递减规律
热采吞吐井周期内产能变化大。分析总结了吞吐井的生产情况,把吞吐井一个周期内的生产规律总结为“四段式”特征,即一个周期内存在吐水段、高产段、递减段和低产段四个阶段。
1.2周期间产量递减规律
周期间产量递减相当快,周期产量、周期平均日产油与蒸汽吞吐周期数之间呈线性递减规律。
1.3 综合含水
随着吞吐周期增加,综合含水迅速上升。周期综合含水与吞吐周期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1.4 吞吐油汽比
薄层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油藏油汽比变化规律呈线型变化。初期油汽比高,一般大于0.3,前三个周期平均油汽比为0.5,第三周期后递减加快,第五周期后吞吐油汽比下降到0.25以下。
2 影响薄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2.1 油层厚度薄,热损失大,周期递减快
2米-5米油层热损失远大于8米以上中厚油层热损失,这就造成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时周期递减大,生产效果差。
2.2 非均质性严重,汽窜明显,蒸汽波及体积小
纵向上由于非均质性的差异导致蒸汽总往高渗透带窜流,不能有效动用富集油的低渗透带;平面上由于蒸汽的窜流,注入蒸汽只是在汽窜通道附近地带扩散,也影响了蒸汽的波及效率,造成平面上远离汽窜带剩余油不能有效动用。
3 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
通过对薄层稠油吞吐后期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对策能有效改善开发效果。
3.1 立足吞吐,持续优化,扩大蒸汽有效波及体积
3.1.1 正常吞吐
多油井多周期吞吐后,在对每口井吞吐效果、潜力评价的基础上,优化每一口井下一周期注汽参数、下一轮次注汽组合,同时依据每一口油井潜力类型、大小、分布状况,优化工艺措施配套[1],从而编制出下一组合注汽轮次最优的注汽方案。
3.1.2 氮气辅助吞吐
利用氮气的增阻与贾敏效应、非混相抑水机理、混相驱机理、增能助排机理、隔热机理、调整吸汽剖面机理等,配套蒸汽吞吐技术形成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主要包括:氮气抑水增油技术、氮气辅助热处理技术、氮气助排技术及氮气泡沫调剖技术。
3.1.3 面积组合吞吐
利用数模對单井组气与面积组合注汽效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见图2):汽窜井区组合吞吐效果好于单井吞吐效果,若在蒸汽吞吐过程中配套热化学措施,面积组合注汽效果更为明显。
3.2 转换开发方式,促进稠油储量有效动用
3.2.1 吞吐后期转一注多采
根据油藏的开发特点,优选井间热连通性好的井组,选取1口中心井大注汽量间歇注汽,周围井依靠中心井注入的能量连续生产,从而实现井组整体吞吐。与常规吞吐相比,“一注多采”通过中心井注汽驱替井间残余油,提高采收率;河南油田2016年累计实施实施一注多采4井组,9轮次,累计产油2014吨,油汽比0.27,取得明显效果。
3.2.2 普通稠油吞吐后期转热水驱
蒸汽吞吐后期油井油汽比变低,继续蒸汽吞吐已无经济效益。考虑到蒸汽吞吐后期地层温度上升,总体采出程度仍然较低(薄层稠油油藏主力层采出程度低于20%),结合不同原油地层中具有流动能力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及启动压差结果,可优选普通稠油Ⅰ-2类油藏吞吐后期适时转热水驱开发。
4 结论及认识
①化学辅助吞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油井生产效果,蒸汽有效加热半径增加,提高了中低渗透带剩余油的动用。②汽窜井区组合吞吐效果好于单井吞吐效果,若在组合吞吐过程中配套热化学措施,面积组合注汽效果更为明显。③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可结合井区历史汽窜情况及目前井网情况,可实施灵活多样的一注多采技术,其具有投入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崔连训,魏佳伟,费永涛,等.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开发实践与认识[J].河南石油,2005,19(6):38-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