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煤质化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减小煤炭化验中产生的误差,本文多角度采取并列式的方法,探究了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误差产生原因,层层递进,并在后半部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科学规范的采样制样。化验环节则需要相关人员提高专业度,增强技术水准,争取达到将误差降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科学操作;采样规范;严格化验
  煤炭资源仍是当今社会被使用最多的能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如何提高煤炭的质量,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就至关重要。因此,在生产中需要加强对煤质的把控,合理的减小误差,使得结果更精确,产品更优质,这样既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更给相关企业增加了丰厚利润。
  1 煤质化验中误差的种类
  1.1 随机误差
  在任何实际的环境中,随机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在煤质化验的过程中,随機误差更是常见。随机误差即偶然误差,由一些不可控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由于各个方向、各个结果的误差发生的概率都是相等的,故而具有不确定性。在煤质化验的过程中,往往不能通过改变实验方法或是加密测量仪器来减小随机误差,这些误差会对化验结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例如采样环节的随机误差可能是负责采集的人员集中采集样本从而导致样本不具备代表性所导致的,不只发生在工作人员本身,更出现在大小各个方面,因此不可能完全避免。
  1.2 系统误差
  与偶然误差并列的是系统误差,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方法错误或是测量器材不精确所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化验结果反推出导致系统误差的原因,例如系统误差一般会使得其与真实值相差固定偏高或固定偏低,因而具备较强的规律性,可以有效地检测到成因,进而针对性的加以改善,尽管系统误差同样不可完全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直到系统误差可影响的范围已经足够满足正常的使用标准
  2 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
  2.1 煤质采样产生的误差
  煤质采样作为煤质化验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对于整个化验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具体内容为采取化验所需的样本进行化验,而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等影响,最终增大了结果的误差。如果煤炭采样的环节操作人员保证了精确操作且采集样本具备参考性和代表性,那么相对的整体的化验结果就比较可信,也比较准确。反之,如果采取的样本质量较差且不具备代表性,或者是收集方法不正确,也都会加大最终的实验误差。并且即便对应同一种情况,采集方法和对象的不同也会导致结果有所差异。
  2.2 制样过程中的误差
  煤炭制样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制样误差,这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原因,系统误差的表现形式为测试结果不稳定,时高时低,原因可能为样品纯度不够,外来物质进入,同时如果试样中因环境原因某种成分损失也可能导致最后化验结果的误差,一些精密度不够的仪器,测试人员的主观臆测和不规范测试动作都会导致最后结果的不同。随机误差则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不可控的变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并且不可避免,但是在实验中通过改进测量手段,尽可能多的增加测试数量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这种误差,直至精度达到生产的要求。
  2.3 煤质分析的误差
  煤质分析作为最后一个化验的环节也可能出现误差的情况,并且误差多为人为因素所导致,因此主观性较强,与测试人员的专注程度,熟练程度与所掌握的专业能力有关,若在最后环节因为测试人员的失误,操作不规范或是知识盲区而出现实验误差则会大大影响最终的结果。
  3 煤质化验误差控制策略
  3.1 控制采样过程中的误差
  在化验的全过程中采样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要想保证结果的正确一开始的采样环节就应当提前在采样前勘测好所选地形煤炭的质量和性质,若其内部分布均匀则可视其为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样本进行化验,如若分布不均匀,混杂有一定的杂质诸如石块,碎屑等则视其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其他有效的样本记录数据,对于采集点应正确选择,尽量将矿盐,溜槽等出口作为采样位置,因其所含煤质一般纯度较高,分布较为均匀,其次实际采集中应采取垂直分部法,因为垂直采样可以最大化的代表整个煤层的性质。
  3.2 加强对制样,化验环节的控制
  类似的,制样环节同样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正确规范的使用仪器,尽可能地降低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失误,同时对于需要用到的仪器适时的进行保养,使其保持一定的精度,整个过程杜绝主观臆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化验环节则应重点提高测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熟练度,尽量杜绝出现低级失误的情况,此外类似制样环节,同样需要定期对机器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避免设备老化而导致的误差。
  4 小结
  导致煤质化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要想得到精确的结果,有效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就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采样、制样和化验环节的控制,将误差限制在人为可控的范围之内,最大程度的保证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才能更好的保证煤炭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矿业开采事业的规范化和保证日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萌,李明,吴楠等.煤粒度对煤质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9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