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盲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正在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盲人的专类公园建设也在我国逐渐展开,但因为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研究都相对较少。从盲人公园的营造出发,通过五感设计的原则进行了相关的景观研究,以期对盲人公园的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盲人公园;五感设计;景观设计
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大约有1400万视觉残疾,每100人中就有1人有视觉残疾,盲人由于自身原因,致使他们的世界缺乏应有的色彩。自1985年无障碍设计规范提出以来,针对视觉障碍人士的无障碍设计就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盲人公园等专项公园的建设也方兴未艾,盲人公园的建设和使用,不仅满足了盲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给他们带来了舒适安闲的景观美的享受,其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1盲人公园现状
1.1国外现状
针对社会残障人群的社会关注爆发于1930年前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战产生了大量伤残病人,开始出现了大量针对残疾人的关怀措施,无障碍设计开始提到纸面上。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指出:“要促进实现以下目标:即使残疾人得以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并享有平等地位。”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第一次出现了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并提出城市是健全人、病人、儿童、老年人、青年人和残疾人等全人类的,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阻碍的,能够共同生活和活动的城市。针对其中的盲人,无障碍设计也提上日程。1961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并修筑了第一条盲道。同时在满足盲人基本需求的情况下,盲人花园等景观设施也逐步建立起来,1970年,美国西雅图修建了灯塔之家盲人公园,1992年,美国在洛克菲勒温室里修建了贝迪澳特盲人语音公园,让听觉成为植物园的主导,坤施塔特也修建了盲人花园,普通人可以带上黑色眼罩体验盲人生活等。
1.2国内现状
1985年,在北京举办的“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西单至西四等四条街道作为无障碍改造试点。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于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2012年9月1日,由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的最新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开始实施。而关于我国盲人公园的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就相对较少,我国现阶段建成的盲人公园只有零星散布在大城市的香港白蒲犁公园,南京植物园盲人花园和上海辰山植物园一米阳光盲人植物园等等。
2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方式研究
2.1五感设计
人们对于周边景观的认识,本身就是基于各个感官所形成的全面的感受。但是,景观设计中往往把视觉景观设计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视觉是人们对于周边景观最强烈的感知,但是对于视觉障碍人士,他们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感知天生残缺,人们就更要考虑其他感官对他们带来的影响。当然,即使对于普通人,其他感官对于景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于听觉人们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人文气质,对于嗅觉人们有“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的世俗欢愉,其他感官对人们的影响莫不如是。所以景观设计完全不能拘泥于一种感官形式,对于五感的感官途径如何影响人们对于景观的感受的联系与混合,是人们要深入了解学习的,而五感设计就是这样的设计理论。
2.2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五感设计对于视觉障碍人士来说更为重要,他们失去或者部分失去了视觉感知,主要靠其他感官来认识和了解世界。对于他们来讲,其他感官的刺激才是对于景观的最主要接受方式,但是对于除视觉意外的其他感受的景观设计的研究还不充分,相关资料也相对较少,对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整个社会对于盲人的关注也远远不够,他们往往把自己围在小圈子里,造成了其实盲人比人们更渴望去了解周边优美的环境,比人们更渴望感受到景观带给人类的欣喜和魅力,比人们更渴望融入社会。但是他们毕竟是不健全的,对于针对他们的景观设计来讲,需要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2.2.1独特性。对于盲人专项公园的建设以及景观设计,要以他们的独特性为出发点,考虑其在视觉障碍的情况下的生理、心理需求,深入了解其切实需求,规避以常人视角来讲是正常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讲是厌恶和危险的设计。
2.2.2安全性。盲人公园必须是安全、可控制的。对于盲人来讲,他们无法视觉避障,是社会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更多关于安全的考虑。公园作为休闲场所,安全性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考虑。考虑到盲人的行走与休憩,道路的设置应该尽量平整,减少台阶的运用,植物选择也应该尽量采用柔和的,减少带刺植物的运用。
2.2.3空间感。对于盲人来说,他们无法靠视觉构建周边空间地图,只能通过其他感官粗略的试探,而不至于在空间中迷失,所以对于盲人公园来说,单向的空间连线可以让他们不迷失,是最适合盲人公园的空间配置方式。
2.3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方式
2.3.1视觉景观设计。视障人士主要分为2种:一种为全失明,一种为弱视(低于正常视力60%),对于这2种人,视觉对其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全失明的盲人来讲,视觉对他们完全没有影响,主要靠其他感官感受环境;对于弱视人群,他们可以零星的接受来自视觉的刺激,对于他们来讲,需要强烈的视觉刺激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视觉美感,景观的设计应该尽量鲜艳明快,同时应该大范围地采用强对比的景观设计原则,使得针对他们的视觉刺激尽量强烈,选用植物也应该采用色彩鲜艳的植物种类,以及缤纷的开花植物。这样设计同时也方便其他人将盲人园和其他区域分割开来,进行特殊的关怀与照顾。
2.3.2听觉景观设计。听觉是视障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对于常人来讲,听觉会给人们带来极强的真实感,流水的潺潺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與联想,对于视觉障碍人士来讲,他们对这些感觉更加敏锐,用声音让他们感受舒适,是首先要考虑的点。声音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声与人造声,对于盲人公园的景观的营造,自然声的运用主要可以从风声、雨声、水声、虫鸣、鸟呜来人手进行相应的景观设计,风声可以运用松树来形成“万壑松风”的效果,雨声可以栽植芭蕉形成雨打芭蕉的效果,也可以与荷花配合,有残荷听雨的效果,水声可以借用无锡“寄畅园”八音涧的处理效果,同时多栽植引鸟引虫的植物,使得多种植物与动物叫声形成鸟语花香的意境。而人造声方面,现在声音的收集和重放已经很成熟了,对于盲人公园,可以适当引入梵音、钟声等让人安静的音乐,配合丝竹管弦的传统音乐,与自然声相呼应。 2.3.3嗅觉景观设计。嗅觉是人们能接收到的最直接的感觉之一,对于景观设计来讲,嗅觉景观主要集中在“花香”的设计中,狮子林的双香仙馆就是极好的例子,双香是指梅花和荷花的香气,这2种植物一冬一夏,带来阵阵清香,使人流连忘返,如入仙境。对于盲人公园来讲,香花植物的运用不止可以同听觉等其他感官设计一起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多采用清香型植物,为盲人带来舒缓的感觉,让他们降低心中对于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焦躁。同时在考虑香花植物的配置方式时,应该注意风向对于香味的影响,以及多种香味混合后彼此影响是否会产生让人不愉快的气味等。
2.3.4触觉景观设计。触觉是人类最初接触的感觉,人们出生时,虽然看不见,却对父母对自己的抚摸很敏感。对于盲人来讲,触觉带给他们的丰富程度不亚于视觉对于正常人的影响。讲到触觉景观设计,首当其冲就是人们的脚底触觉,人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台阶来感受高程,同时对不同材质的大地材料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于盲人来讲更甚,他们使用盲道作为交通导向方式,使用脚底的触觉来引导自己。对于盲人公园来讲,景观中的各个元素都可以将触觉考虑进来细致考虑,其中大致分为硬质元素和软体元素。硬质元素可以考虑多种多样的石材,光滑的大理石,粗糙的砂岩,都是不同的触觉体验,还有玻璃与金属材料,玻璃带来的清透光滑的感觉和金属带来的冰冷,都可以作为触觉元素运用到盲人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对于软体景观,大致分为植物、水景、沙质3个部分来考虑,植物主要分为根茎叶花果,针对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设置独特的触觉体验区,同时,每一个部分的各种细节也可以作为专项触觉体验区,例如针对叶片,可以分为大小对比感受,软硬对比感受,形态对比感受,表面纹理对比感受等。对于水景,静、喷、流、坠等不同的形式,都可以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对于沙质,人们直观想到的就是沙滩,沙质是硬化的水,有流动有凝固的部分,也是绝佳的触觉体验材料。
3案例分析
上海辰山植物园盲人花园“一米阳光”作为上海第一个专业性盲人植物园,深入运用了五感设计的设计理念,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强化了盲人植物园作为专类公园的使用价值。一米阳光,一米既指整个盲人公园的米粒状布局,也指所有的无障碍设施和盲人辅助设施都在道路一米的范围内唰。
公园布局采用了单一环线和港湾式体验点相结合的设计,符合盲人的认知直觉。单一入口的设计使空间不至于散乱而造成盲人感官混乱,整个公园的交通依托专用的塑木盲道以及旁边红色的扶手栏杆组成,植物配置充分考虑了多种感官对于盲人的影响,设立了视觉体验区、触摸区、辨音区、嗅觉体验区等五感设计体验区。深入分析植物园景观设计手法,将植物园所用的五感设计在园中的具体节点及表现方式汇总为下表:
4总结
国内盲人公园相关理论及实践起步较晚且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盲人作为社会弱势群體,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怀。在设计盲人专类公园时,更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盲人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通过对不同感官的深入剖析,结合五感设计的相关理论,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细致详细的设计与建设,使得盲人通过盲人公园这一载体,同样可以体验到景观带来的舒适和愉悦,可以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