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史探析农业现代化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农业源远流长,从原始阶段发展到传统农业阶段,并朝着现代化和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就农业发展史来讲,要去其糟糠、取其精华,并与现代农业进行结合,从而探索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行道路。对我国农业发展史进行分析,论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定义,重新认知农业发展史。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史;传统;现代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8-011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1  中国农业发展史
  1.1  原始阶段
   原始农业以“刀耕火种”为主,人们以牺牲森林为代价而发展农业,采取“生荒耕作制”。随后,人们从深度依赖自然逐步发展到主动地创造适合人们生存的环境,并实现了一定分工,有了村落,为孕育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整体来讲,由于“刀耕火种”时期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极高,所以对基础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这种破坏程度随之加深,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1.2  传统农业阶段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阶段的标志,这个时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种植技术以及肥料,提升了耕作效率与产量,使得农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其中,农家肥的合理使用既实现了提高土地肥力以及粮食产量的目标,而且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与此同时,在土地资源保护以及利用方面也有所创新。例如土地轮作,通过种植豆类植物改善土壤等。此外,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并将玉米秸秆作为饲料饲养牲畜,将人畜粪便以及作物秸秆堆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1.3  现代化、多元化阶段
   在现代化、多元化阶段,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了农业发展过程中。例如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实现了农业技术的综合型发展。现代农业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2],通过基因变异,提升了农作物的养殖效率与产量。机械自动化则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传统农业设备的自动化。复合性则是对化学技术的应用,使肥料类型更加丰富。
  2  农业现代化
   农作人员有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农业资源以及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3个基本要素。从国家层面来讲,基于不同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保障农作人员在生产与生活上的稳定。同时,开展相应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则可以通过生产技术进行改革,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试验,从而发展更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农业技术。农业资源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确保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要将现代技术与绿色生产技术融合,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创新。
  3  对农业发展史的认知
   我国农业经历了原始阶段和传统阶段,再到如今现代化、多元化的阶段。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还较低,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是现代农业必须面对的。精耕细作作为农业发展的主流,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期间,一些传统的农业技术更是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使得人、动物、植物实现了和谐相处。农业现代化要将人、知识、文化、技术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吸收传统农业阶段的经验,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融合,开展区域性农作物耕作,从而实现特色化农业并开展精细化管理。例如福建地区的茶叶、广西地区的蚕桑叶等。从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农业阶段以精耕细作的方式实现了人、动物、植物、土地资源的共存,从而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养分,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养活了大量人口。现阶段,我国全力发展非可再生资源节约发展的模式。以广西农业林为例,通过充分利用生物酒精以及柴油,有效避免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的相关知识,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不斷发展与进步。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文化与农业资源,通过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抓住国际合作发展机遇,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的不断进步。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使农业技术不断创新,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中国成为世界强国而不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明霞.浅谈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45.
  [2]杜建国.浅谈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农业的传统与现代[J].南方农机,2018,49(21):94,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