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蔬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是一种能严重危害在温室培养的蔬菜病害,特别在黄瓜、西葫芦、甜瓜等瓜类作物上危害极为严重,在番茄、茄子和辣、甜椒上也经常发生。阐述了其发病规律、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温室蔬菜;白粉病;防治技术
1发病规律
白粉病借气流或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0~25%,限温为10~30°C,温度在16~24°C时发病最为严重。空气湿度不是其制约条件,在25%的低湿度条件下也可发病,但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随着湿度的增高,发病速度加快,湿度越高发病越重。如果大棚温度在10%以上,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草帘不能拉开,如果为白粉病的真菌创造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极易感染白粉病。发病湿度范围宽,是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
2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近圆形白色小霉点(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扩大成霉斑。条件适宜时,霉斑迅速扩大,彼此连成片,白粉状物会布满整个叶片,叶片变脆。后期病斑上霉状物变成灰白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重的,叶片出现不规则黄褐斑,病斑连片致整个叶片变褐干枯,但不脱落。叶柄、瓜蔓和瓜染病,亦产生白色粉斑,发展后病部布满白粉。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3.1.1選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存在差异。要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轮换种植。
3.1.2浸种消毒。用55%温水浸种30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
3.1.3选用优质塑料薄膜。选用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白天通风和透光时间的优质薄膜,可起到良好的控病防病效果。
3.1.4深翻土壤。冬季大棚内收获后要及早深翻,接纳雨雪冻死病菌和害虫,疏松土壤。深翻40cm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晚于定植前20天。
3.1.5合理轮作。与茄科、豆科等进行2年以上轮作。
3.1.6施足底肥。667m2施农家肥3000kg或有机肥40kg和高磷高钾复合肥75kg加免深耕2kg。
3.1.7采用高畦种植。结合土壤墒情(一般以不粘手为宜)起垄,两垄中心间距1m,垄沟宽0.3m、深0.15m。
3.1.8合理密植并控长。创造合理的通风透光条件,667m2栽2000株。苗期喷施碧护3g+碧欧30g,隔20天再喷1次,防止徒长。
3.1.9控制棚内温湿度。35°C时放风,降至23°C关闭风口,使夜间室温保持在15~17%。阴天应根据实情,适当、及时通风。
3.2物理防治
3.2.1苗床消毒。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壤土作床土,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20的比例配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进行消毒。无土育苗的基质可用70~90%的蒸汽加热消毒15~30min;或用40%甲醛稀释50倍喷湿消毒,用薄膜密闭24~48h后揭膜摊开风干2周或曝晒2天后再使用。
3.2.2硫磺熏蒸。在瓜类蔬菜定植前5~10天,可用硫磺熏烟消毒。将温室密闭,每100m2棚室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1昼夜,隔3天再熏1次。通风后再定植。
3.2.3喷洒高脂膜乳油。可于发病初期喷洒27%高脂膜乳油80~100倍液,5~7天喷1次,连喷2~3次。
3.3生物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倍液,或667m2喷洒80亿CFU/mL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制剂400~600mL,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3.4化学防治
3.4.1发病前预防。定植前667m2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g对棚室熏蒸消毒。定植后,每7~10天喷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300~500倍液进行预防。
3.4.2发病后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6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7000倍液,交替喷洒,一般每隔7~10天用药1次。发病初期病情不重时(只有1~2个小斑点),也可立即喷浓度为500倍的小苏打液,隔3天喷1次,连喷5~6次。喷药防病的时间宜在午前,10时左右最佳。喷雾时要对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