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些发展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各大高校思政教育者对教育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地开拓创新,同时还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观念、新形势以及新方法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新时期
近几年来,面临大学生思想的开放性日益突出,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以及内容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對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亟待探索出有效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了分析探究,希望尽笔者一份薄力,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内容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与外界的交流变得愈来愈密切,高校的教育工作同时也面临着外来信息以及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授业、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教学模式已经被打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捕获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多元。而此时高校的教育理念仍较为滞后,沉浸在陈旧的就学模式中,教学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明显脱节,大学生逐渐厌倦了原先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材上的知识无法对社会热点以及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大学生就开始质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对教师的讲解、劝慰难免心存反感。
(二)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增加
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失业现象十分严峻,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思想上的压力逐渐增大,对社会形势的变化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认识模糊以及行动茫然的现象。严格意义上说,人才素质的基础便无疑是心理素质。目前高学府、高成绩的高材生很多,但其中有很多成绩姣好、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却待业在家。学业重,就业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心理素质薄弱,可能无法完成学业,甚至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而反过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对就业能采取积极、包容的心态,才能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更好地适应。
二、做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盲目追星、情感脆弱、好逸恶劳、拜金享乐,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同时也给相关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经验总结,寓教于乐,积极探索出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性,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
目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仍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紧随社会发展的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以及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思想政治课有效性以及针对性的不断提升。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1)对课程的设计进行不断的完善,丰富教学的内容,使课程体系的结构更加合理;(2)利用高校现有的实验室、多媒体等辅助器材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创新,增加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3)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有机的将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不能轻实践而重理论,要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
(三)牢固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这就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单一地以讲授者所备授的教学内容为核心,要围绕着学生的思维与反应调整课堂的内容和走向,与学生同步互动,抓住学生的心里,调动学生的乐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便是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育活动要与实际相适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有所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相关教育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探究,能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郝达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8(1).
[2]宋洁.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创新性教育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8(7):48.
[3]殷利红,李明倩.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观察,2017,6(9).
[4]赵久英.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7,0(5).
[5]方鸿志,张小悦.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6):87.
[6]刘笑.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4,5(9).
作者简介
王譞(1992.4—),女,专业技术职务,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