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世界缺乏充分的认识,且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为教师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把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教学基础,以此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喜欢数学,同时更会用数学,进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方面得到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策略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关键时期,对其将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得到了大力推广,传统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借助新知识的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对于知识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与自主学习得到的学习成效也截然不同。对学习而言,其本身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当学生对知识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其思维就会变的更加敏捷、灵敏[1]。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多媒体以及做游戏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新知识能够被巧妙的导入进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中关于“分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熊妈妈分蛋糕”的小故事进行新知识的导入。有一天,熊妈妈做了三个大小相同的蛋糕,准备分给自己的孩子们吃,她把第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4块,并拿出一块分给了小熊,熊哥哥看到了说到:“妈妈,我想要两块蛋糕。”于是,熊妈妈将第二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并拿出两块分给了熊哥哥。熊姐姐看到了说到:“妈妈,我想要三块蛋糕。”聪明的熊妈妈应该怎样做才能既分的公平又满足熊姐姐的要求呢?正当学生陷入疑惑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分数”这一知识引入到课堂上,并告诉大家在学过了分数之后,就会明白熊妈妈分蛋糕的道理了。学生的好奇心都被教师的小故事带动了起来,且一个个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新知识的学习。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运用有效的导入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生长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由原本的“让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甚至“我会学”,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中关于“三角形面积公式”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并将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学具分给每个小组,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与讨论时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就有学生提出,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可以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即可。因此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2。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用不同方法推导公式,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公式的由来,同时更能够将图形之间联系起来,了解图形之间、量和量之间以及形和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所以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2]。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引入游戏化教学,实现教学的寓教于乐,并将学生带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使其更好的学习知识。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小游戏,并将其穿插在教学中。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中关于“认识钟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12名学生分别代表时钟上的1-12点,并按顺序围成一个圆圈,教师则站在圆圈中心。游戏开始,全班学生大声喊道:“老师、老师,几点了?”教师则随意说出一个点数,如:“6点了。”这时,被点到的学生保持站立不动,其他学生下蹲。通过开展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能够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运用赞赏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赞赏,小学生更是如此,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并给予学生极大的关爱,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鼓励性的言语评价学生。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较小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你的回答是正确的,如果声音能够洪亮一些会更棒!”“题目这么难你都能做出来,太棒了!”通过这些赞赏的语言,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一股推动力,进而在潜意识里就会向着教师表扬的方向继续努力,从而形成主动、乐观的学习态度。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没关系,彼此讨论一下,就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信任和尊重,进而更加积极的思考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属于一种意识倾向,不仅是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更是其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亲身感受知識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进而认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兴趣,开启学生数学智慧之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40-141.
  [2]李宏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4):80.
  [3]郝桂芝.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