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越南黄檀锈病及其锈菌瘿蚊研究概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越南黄檀是世界公认的三种香枝木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珍稀名贵木材。越南黄檀锈病为害寄主叶片与枝条,在我国的越南黄檀适生区普遍发生,其病原菌为紫檀无眠单胞锈菌。黄檀锈菌瘿蚊是越南黄檀人工林中新发现的食菌性昆虫,自然条件下该黄檀锈菌瘿蚊对越南黄檀锈病有较为显著的控制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利用前景。
  越南黄檀是蝶形花科黄檀属的落叶乔木,又名越南香枝木、越南黄花梨、通京黄檀等。越南黄檀是属于热带的阳性树种,不耐低温、霜冻,在我国多见越南黄檀与檀香进行混交。越南黄檀树干生成的黄色或深褐色心材,能与海南黄花梨心材相媲美,纹理扭曲却不失美观,材质致密、硬重,手感好,其木材不易破裂不翘起,是用来制作乐器、雕刻、家具、工艺品等首选材料。
  一、越南黄檀的引种与栽培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南黄檀资源日益稀缺,而越南黄檀拥有清晰美观的纹理,坚硬的木材,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开始把越南黄檀作为海南黄檀替代木材,人们才日益把目光转向越南黄檀。2002年我国正式引种栽培越南黄檀,引种栽培区有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刘小金等探究了温度对越南黄檀种子萌发的影响,表明15℃至30℃温度越高,种子的发芽速度越快、发芽整齐性越高、发芽率增加,其最适萌发温度为30℃;认为在广东、广西地区适合选择夏季进行播种,而海南由于气温太高不适宜夏季播种。吴师强等对越南黄檀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海南适合越南黄檀生长,且春天播种最适,温水浸泡有利于其种子萌发,并指出越南黄檀可作为造林绿化以及珍贵树种人工林推广树种。
  二、黄檀锈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越南黄檀属于黄檀族,国内关于发生在黄檀族植物上的锈病少有报道,2012
  年庄剑云在滇黔黄檀上首次发现锈病,并根据其夏孢子、冬孢子形态特征对其进行了鉴定,并在报道中对夏孢子及冬孢子形态特性进行了描述并附有孢子形态图。2016年王姣在海南省澄邁县越南黄檀人工林调查发现越南黄檀锈病,该病在海南省澄迈县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越南黄檀的叶片与嫩枝,每年的4-5月和10月为该病的盛发期,其病原为紫檀无眠单孢锈菌,夏孢子堆初期为黄色或橙黄色,粉状,一般长在叶背面圆形或椭圆形小突起上,严重时连接成片引起嫩叶卷曲或畸形,后期在叶片上形成锈褐色枯死斑,导致老叶枯死或早落; 夏孢子圆形、椭圆形,表面有小刺,萌发孔不明显。冬孢子堆苍白色、胶质状,天气转凉时偶见,呈圆形,小于夏孢子堆;冬孢子椭圆形、棍棒形或近纺锤形,无色,光滑单细胞,具柄。
  三、锈菌瘿蚊国内外研究概况
  锈菌瘿蚊通常以锈菌孢子为食,属于双翅目瘿蚊科,菌食性昆虫中的一种。根据Gagn6(2010)系统,该属共包含49种。焦克龙通过研究中国该属标本和修订该属,认为该属共包含49种,中国纪录11种,其中包括10个新纪录种。国内最早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陈秀芬报道了以小麦叶锈菌、小麦条锈菌和咖啡驼孢锈菌夏孢子为食的咖啡锈菌瘿蚊,描述了成虫形态特征。高兆国对发生在陇东地区小麦条锈菌上的锈菌瘿蚊虫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介绍。蔡英系统性地研究了以松杨栅锈菌夏孢子为食的锈菌瘿蚊生物学特性。2017年王姣系统研究了在越南黄檀人工林筛选的黄檀锈菌瘿蚊的生物学特性,该瘿蚊以越南黄檀锈菌夏孢子为食,有利于控制越南黄檀锈病的蔓延与扩散。
  四、锈菌瘿蚊对越南黄檀锈病的控制作用
  越南黄檀锈病黄色夏孢子堆经锈菌瘿蚊幼虫取食后变成灰色孢子堆,对灰色夏孢子堆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夏孢子黄色内含物消失、夏孢子内陷或破裂。
  据调查锈菌瘿蚊在越南黄檀锈病第1次爆发时未见发生,而锈病第2次爆发时锈菌幼虫数随着锈病的病情指数升高而不断增加,但当锈病病情指数刚开始减少时幼虫数却还在不断的增加,随着锈病夏孢子越来越少,锈菌瘿蚊幼虫数也开始大量的减少。
  在越南黄檀锈病发生不严重时(发病率29%)锈菌瘿蚊幼虫对锈病防治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在每个小枝条上放置100头幼虫对锈病防治效果最低,防效在29.5%到35.3%范围内,而且病情指数还在不断的上升,故防病效果不太明显。在每个小枝条上放置200头幼虫对锈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53.4%到62%范围内,且病情指数在控制在11左右。在每个小枝条上放置300头幼虫对锈病防治效果其次,防效在61.3%到84.1%范围内,但病情指数在10月5日以后只有7.4,在10月15日、25日病情指数还分别有5.1、4.7,可见10月5日以后会造成大量的瘿蚊幼虫因无充足食源而造成休眠。故在低病情指数以及低发病率的情况下每个小枝条放置200头锈菌瘿蚊幼虫防治锈菌最好。
  在越南黄檀锈病发病程度中等时(54%)锈菌瘿蚊幼虫对锈病的防治效果一般。其中,10月5日、15日、25日在每个小枝条上放置100头幼虫的病情指数在持续增加,防治效果逐渐降低,防效分别为16.7%、11.5%、9.9%,且病情指数高,故中等程度发病的枝条放置100头瘿蚊幼虫对锈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在每个小枝条上放置200头幼虫对锈病防治效果与放置100头幼虫相似,即10月5日、15日、25日病情指数在持续增加,防治效果逐渐降低,防效分别为32.3%、27.2%、24.8%。在每个小枝条上放置300头幼虫对中等程度发病的枝条防治效果最好,把病情指数控制在20以内。
  参考文献:
  [1] 罗真付,张雪峰,潘 彪,等.南香枝木解剖构造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39(4):493-496.
  [2]刘小金,徐大平,杨曾奖,等.温度对越南黄花梨种子萌发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4,05:707-709.
  [3] Zhuang J Y, Wei S X. Additional notes of rust fungi from southwestern China[J]. Mycosystema,2012.31(4):480-485.
  [4]王姣,周国英,苏圣淞,等.越南黄檀锈病病原菌的鉴定[J].林业科学,2016,52(11):165-169.
  [5]焦克龙. 中国菌食性瘿蚊及其相关类群的分类学研究(双翅目:瘿蚊科:瘿蚊亚科)[D]. 天津:南开大学, 2011.
  [6]王姣,周国英,苏圣淞,等.越南黄檀锈菌与锈菌瘿蚊关系[J].林业科学,2017,53(07):105-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