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例散养猪囊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肉寄生囊尾蚴,俗称“豆猪肉”。人吃了未煮熟带有囊尾蚴的猪肉,囊尾蚴可在人的肠内继续发育,甚至可随血液循环至人的肌肉、脑、眼球等处寄生,引起囊虫病。笔者近期遇到一例散养猪囊尾蚴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猪;囊虫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4-0141-0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消费者更青睐绿色生态养殖的生猪,特别是饲养周期较长的“年猪”。但是散养猪,特别是采用山区散放养殖模式的猪,由于不驱虫或者养殖时间长,驱虫次数不够,或者驱杀药物选择不当,往往存在囊尾蚴等寄生虫感染。
  1 病例情况
  某单位从山区购买回两头育肥猪供应食堂,宰杀时发现猪肉上有大小不一的白色半透明小包囊,肉煮熟后,小包囊像米粒一样从肉上掉下来。
  2 实验室检测
  肉眼可见的小包囊附着在猪背部肌肉间,多呈米粒大小,有的呈黄豆粒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结节,硬度近似软骨,可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包囊内有无色囊液。镜检可见囊壁上有一个结节状头节和四个吸盘,头节周围有角质钩。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该猪肉为囊尾蚴感染。
  4 防治
  囊虫寄生的病猪舌底、边缘和系带等部位有突出的白色囊泡,手摸可感觉到有游离性米粒大小的硬结,眼球外突,个别病猪眼结膜深处也有米粒大小的硬结。如购买的猪肉发现有囊虫病,要全部高温或焚烧后无害化处理。
  对于猪囊尾蚴的驱杀可选择吡喹酮、阿苯达唑、甲氧哒唑等药物。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对寄生在皮下肌肉和脑部的囊尾蚴病都有较好的效果,甲氧哒唑对猪囊尾蚴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吡喹酮和阿苯達唑,而且未见明显副作用,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5 猪常见驱虫药物及程序
  除囊尾蚴外,常见以猪为宿主的寄生虫种类可达几十种,对猪和间接感染的人可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应当引起饲养者和消费者的充分重视。
  5.1 猪常用的驱虫药
  常用的猪用化学驱虫药物成分主要有多拉菌素、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甲氧哒唑等。
  多拉菌素属广谱驱虫药,效果较好,仅有注射剂型,价格较高,不易推广。
  左旋咪唑主要用于驱蛔虫及钩虫,驱虫范围较窄,目前已被新型驱虫药取代,不常应用。
  吡喹酮药效快,疗程短,但因杀虫后死亡的虫体可释放大量的异体蛋白,会引起的严重过敏副作用。
  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是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有注射和内服两种剂型,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
  阿苯达唑属于广谱驱虫药,对畜禽体内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阿苯达唑以影响虫体的正常代谢为主,药效缓和,疗程略长,副作用较小。现市场上常见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两种成分的内服合剂。笔者认为,这种合剂驱虫范围更广,使用方便,适合临床应用。
  还可使用于驱虫的中药,例如:石榴皮可用猪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的肠内驱杀;南瓜子对肠内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可用于驱除线虫、绦虫、挠虫等。但中药驱虫存在驱杀不彻底的隐患,一般不常应用。
  5.2 驱虫方式
  驱虫药的使用有皮下注射、内服两种方式。肠内寄生虫多采用内服方式,皮下、皮外寄生虫多采用注射方式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驱虫药对寄生虫卵是无效的,因此需根据寄生虫生活史实施驱虫。内服驱虫药切不可只一次性投入给药。具体的内服驱虫程序有两种:一种是低剂量拌料,连续使用5~7天,优点是安全,适合规模化饲养场;另一种是按体重服用2次,间隔时间为5~7天,此法优点是需拌的饲料量少,适合散养户。
  5.3 驱虫程序
  成年公猪、母猪建议每年驱体内外寄生虫2~3次,母猪也可在每次临产前2~3周驱虫1次,自繁育肥猪可在60日龄和150日龄左右各驱虫1次,外购仔猪、种猪最好在购入后2周后实施驱虫。
  5.4 驱虫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驱虫药物时,应注意添加剂量。驱虫药由于略带毒性,因此要按药物使用要求添加。添加量少,药物浓度不够,驱虫效果不好;添加量过多,可以导致中毒等反应,所以应严格按添加剂量使用。散养猪由于不方便计算采食量,可根据体重服用驱虫药。
  在给控料期猪进行驱虫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控料猪的药物摄入量,如:妊娠1~2个月的母猪,因处于控料期,体重与采食量不相符,如果此时应用驱虫药物,应适量增加药物添加量,以免因药物摄入量不足,影响驱虫效果。
  此外,添加驱虫药物时,还应注意搅拌均匀。特别是应用全价颗粒料的养猪户,在添加驱虫药物时,最好先将颗粒料打成粉状,将药物均匀混合后再饲喂,以免出现药物沉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