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國山区面积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一条重要路线,并为改善我国水土流失地区生态与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我国进行小流域治理的原因、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进行小流域治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8-106-2
1 我国进行小流域治理的原因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由于气候、地形、地质、土壤以及植被等自然条件和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我国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和农田质量,导致农产品低产甚至绝产;会削弱地力,加速土壤侵蚀,使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加剧干旱发展;会导致泥沙淤积河床,洪涝灾害严重,降低水库、湖泊的综合利用功能,降低航运里程,且每年汛期会形成山体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水土流失会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水土流失危害严重,所以要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破坏。
2 我国小流域治理的成就
2.1 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清理河流污染物,关闭产生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增加减污措施,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植被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我国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一定成就,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例如,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可以拦截地表径流,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水保肥能力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实施农地工程可以保护斜坡,不产生滑坡,保护斜坡下的农田;治理过程中,各地发挥地区优势,做各地的特色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综合发展
我国小流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通过实施坡面工程、梯田、山坡截流沟以及谷坊等工程,拦蓄了地表径流,从而进一步调节了土壤的水、肥、气、热因素,提高了土壤肥力,发展了当地的生态效益;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人民共同富裕,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如修建路、拦砂坝、塘等小型水利工程会方便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发展。可见,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实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 我国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及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大多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地方财政都比较困难,导致当地政府很难按规定投入足够的资金。为完成工程达到验收标准,可能会出现施工原材料、苗木的质量差等问题。
3.2 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小流域治理管理机制不完善。小流域治理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目前主要依据的法律为《水土保持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政出多头、交叉管理的现象,使得小流域治理规划设计随意、投入预算产出存在差异等,影响小流域的治理效果[1]。
4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4.1 大力控制污染源
坚持从污染源头治理,大力控制污染源。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可能会造成农药、化肥未被完全利用而残留在农田,是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科学选用化肥、农药,施用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稳产,最好做到在降低肥料投入量的同时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做好退耕还林还草,用植被治理污染源[2]。
4.2 从管理政策方面控制面源污染
不仅要从技术上做好小流域治理,还要从管理政策上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例如,“十一五”期间政府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加快农村“六改”步伐,推广适合中国本土的配套排水设施;工艺方面要采取处理效果好、费用低、能耗少的污水处理技术治理面源污染[3]。
4.3 站在总体规划的角度开展小流域治理
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要以整体规划为对象,制订区域内部水土保持规划。明确规划的目标和期望的结局,以期实现小流域经济与区域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要结合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提高经济利益,制定适当的治理规模,并且遵循区域总体规划要求,构建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治理体系,制订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案,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和承受能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4]。
4.4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后期治理
充足的资金是小流域治理的基础和保证。在制定新的投资标准时,要按照当前的价格水平,投入适当的财力治理适当的面积,防止治理面积大导致资金不足而工程搁浅的现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所能显现的成果具有滞后性。当小流域竣工后,坚持植树造林对其进行养护。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要增加包括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的措施养护维修、富裕管理等费用,以保障小流域所能发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能够持久、稳定[1]。
5 结语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现小流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河流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站在区域总体规划的角度开展小流域治理,结合当地特色,从源头上治理面源污染,同时加强管理力度和政策的确定,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后期的治理。公民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江,张长印,赵永军,等.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131-137.
[2]刘小伟,张明珠.内河小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初探[J].水利技术监督,2011(3):37-39.
[3]崔婷,付永胜.四川省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11):151-154.
[4]杜玉霞.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策略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