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板栗,一個我国品种和产量均排在世界首位且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由于板栗的品质优良,涩皮易剔除也被誉为“东方珍珠”。由于板栗富含极高的营养价值,又美味好吃,更具有健脾养胃、消肿止血及强筋健骨等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也为板栗栽培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板栗栽培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经济的支柱。因此,本文研究了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板栗;丰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9-100-2
1 板栗的特性及分布
板栗栽培首先涉及到的是栗树,栗树分为果树和材树两个用途树种。栗树不仅产出的板栗非常好吃,而且其木材也是十分坚硬,耐湿性和抗腐蚀性非常好,是家具制造的优质材料。在我国,板栗的分布广、品种多,具有大红袍、大腰果等优良品种。
板栗属于雌雄异株体,雌雄开花时期也不同,所以如果是一个孤立的栗树是很难授粉完全的。板栗比较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虽然其对土壤地质要求不高,但是其对土壤的深度要求则是越深越好。充足光照、空气干爽是栗树开花的必备要素[1]。
2 板栗的丰产栽培
为栽培出丰产的好栗树,要做好土壤选择,不仅要挑选微酸性的土壤,而且还要保证土壤的平坦、肥沃、深厚及排水好,并为沙质。选好地方后,要做好栽培前的准备工作。要在头一年冬季前将土壤翻晒,以起到风化土壤、消除害虫废草的效果,到了春季每667 m2地要施1 500~2 500 kg的农家肥,再加上50 kg的碳铵以及100 kg的磷肥作为底肥,然后翻犁,使其混合均匀。要播种的种子可以来自充分成熟、正常生长的栗树,也可用野生的板栗做为种子。种子的保存非常重要,多采用沙藏法。播种的方法、时期及量十分关键,可用横行条播的方法。例如,做成宽1~1.5 m的畦,再按照25~30 cm的行距进行开沟,并按照10~15 cm的株距播种种子,用4~5 cm厚的覆土进行镇压。该方式使种子和土壤亲密接触,保证了出苗的顺利,一般每667 m2地的播种量为100~125 kg。21~27 d后,苗子长出,后期的苗高可以达到40 cm以上。结果的过程中,需做好板栗的病虫防治,不仅要防止害虫的威胁,而且要预防田鼠的偷吃。需定期除草,一般在幼苗出土时进行一次,后期生长时还要再进行2~3次。然后施肥和浇水。肥料一般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进行2次追肥,肥料主要为腐熟人类尿,由稀到浓,再加以适量的速效氮肥。为使板栗树过冬,还可在生长停止的9—10月施以磷钾肥。干旱时保持水量的充足。
为提高板栗产量,不仅需要掌握合理的栽培技术,而且要懂得商业化的运作——建设栗园。可以直接采用嫁接苗的方式快速建园,嫁接的方法主要包括单芽嫁接、夏季皮芽接等方法。如果园区的地点在山坡区,那么坡度较缓、为阳坡才能更好地适宜板栗生长。优良的品种是丰产的关键。可通过栽培实验选择品种。需选取二—三年生壮苗,苗高要高于60 cm,耐储存、少虫害及无损伤等。种植密度应采用前期密植、后期疏植的方式。
为提高经济效益,需做好栗园管理。如果栗园面积很大,可以雇佣几个栗农在栗园中种植一些其他的农作物或者药材,一方面使售卖产品不单一,另一方面对板栗起到抚育作用。栗农通过耕作给予板栗抚育,使板栗更好的成熟。此外,板栗需要修剪。板栗一般都是整体修剪,这是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决定的。该修剪方式不仅可以让板栗骨干枝的分布更容易控制,透光性更好,而且可以让树内的养分分布均匀,从而少虫害、早成形、早高产、不受大小年影响及果实质量高等。修剪的时期一般都是在冬季落叶到发芽前,幼苗也可在夏季修剪,夏季修剪还能促进新梢的分枝从而早成形[2]。
3 板栗的储存
板栗的储存保鲜有7种方法,分别为杀虫法、干藏法、沙藏法、塑料薄膜袋储藏法、板栗气调储藏法、锯末屑储藏法及坛藏法。其中,干藏法虽然简单,只需要在采收后,利用风、阳光做板栗干或者磨成粉就可以长期储存,但是风味却不如新鲜的板栗。坛藏法虽然可以保持风味,但是储存时间相对较短,主要是将板栗放进清洗干净的坛子进行储存,装满后用塑料薄膜密封或者加水密封。效果最好的是板栗气调储藏法,且一次性储存量非常大,很适合丰产板栗的储存。沙藏法是农村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板栗放入地窖,在板栗上覆盖沙土15 cm左右,可使板栗长时间保鲜。
4 结语
板栗行业的兴起,使板栗种植人员积极提高质量,以增加经济效益。为做好板栗丰产栽培,需根据板栗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园地,使用优良的品种,掌握正确的栽植方法,科学地进行土、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并合理的整形修剪。同时,政府也应该为促进板栗行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丁向阳,吴惠星,河南省板栗及其生产发展意见[J].河南农业科学,1993(6):26-27.
[2]冯新平.板栗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43-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