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所谓乡土小说是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也可以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以鲁迅为代表的20世纪乡土小说家,正是在这一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开始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困惑和情感失衡的叙写。鲁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较之其他乡土作家更为强烈的“乡土情结”便有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情结 温暖 农民 心理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248-02
  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在现代中国,最早的是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乡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乡土情结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难以释去的情怀。这种情怀,从根本上源自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型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大国,长期以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形成中国人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乡土”、“田园”作为其物质和精神的寄托,一直延续在中国人的情感之中。作為新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泰斗”,中国最有傲骨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如此大量地引用故乡作为小说的创作背景,这是一个十分让人关注的地方。在这些乡土小说中,鲁迅不仅大量地引用了故乡的文化,描写故乡人民的生活,还表现了农民的极大关注,并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创作艺术。
  一、感受乡土环境中的温暖
  1.感受景之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几句通过对农村景物的描写,写出了百草园有形有色的景色。“不必说……也不必……单是”这个具有鲁迅特色的句式,不到90字,一口气列举了11种事物,可谓地大物博,充满了天真烂熳的孩子情趣。
  2.感受情之美
  鲁迅用儿童的视角,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纯真的童年,那里有他爱玩的地方——百草园和平桥村,最有吸引力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最想得到的书《山海经》,最“憎恶”的保姆——阿长,最爱的游戏——拔何首乌、捕鸟、划船等,最讲义气的伙伴——双喜、阿发等,鲁迅用纯洁的笔触,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带给了我们很多温暖的感动。
  二、鲁迅与农民之间的特殊感情
  1.揭示了“保姆”般的爱
  鲁迅“像一个成年的儿子对自己的老父亲一样,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地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的农民”。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人感到他对农民群众,具有鲁迅那样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的感情。把这种深厚的感情全都倾注到他的小说创作中。《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本书,长妈妈就像这本山海经,虽然粗拙难看,却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长妈妈那份纯朴无私的爱完全地显露在了读者的面前,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2.揭示了农民与妇女的痛苦生活
  鲁迅不仅描绘农民与妇女的痛苦生活,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杀,爱姑被夫权主义所残害,阿长被封建司法制度所杀害,闰土被封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所压扁。鲁迅揭露了封建社会各种制度是造成她们痛苦且悲剧的根源。
  三、乡土情绪背后的心理因素
  鲁迅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乡土情结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鲁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将“乡土文学”定义为“侨寓文学”。并且指出“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已被故乡放逐,被生活驱逐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回忆父亲的花园,而且是已不存在的花园,因为回忆故乡已经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合适,也更能自慰的。”正是这种乡土情结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才诞生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乡土母题。而通过乡土这个空间无疑能让侨寓者们还能隐约地感受到乡土这个生命之根与文化之根所带来的喜悦。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味到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对浙东乡土的真挚的情感——乡土情结:也能深深的体味到作者心间流淌的农民的血液,他深爱着他的受苦受难的农民,而对农民的这种爱又是其乡土情结之源,基于此,鲁迅的乡土小说,才能成为20年代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之作。
  参考文献:
  [1]许寿裳:《鲁迅的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版
  [2]冯雪峰:《鲁迅的文学道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