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教育领域当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宝藏,其蕴含的丰富知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财富,对于语文教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02-0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结晶。作为我国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不仅有着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功能,还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作用。由此可见,为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当中的融合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途径进行分析。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并且发展至今已历经了无数次的完善,保留了适用于现阶段发展的精华。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高远的情怀。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融入,学生不仅能够对经典的国学进行欣赏,还能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其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形成拓展和扩张。同时,在教师正确的教学下,能够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中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华的传统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数千年来孕育的文化宝藏,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融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从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令人震撼的故事当中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鉴赏,学生能够对其中心思想进行逐渐的积累,最终形成适用于自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
  1.汉字教学渗透。
  我國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汉字是祖先为人们遗留的重要宝藏之一,任何的信息和文化都需要借助汉字进行表达。通过对汉字的学习,人们能对外界的事物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具备更加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汉字的学习是教学基础,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开始,文字演变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字演变教学方式就是结合历史,将文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其文字的含义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不仅如此,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适当掺杂一些简单易懂的文化精髓或者历史故事,例如教师在汉字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提问,“有人知道汉字是谁创造的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随后可以为学生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一些神话色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通过对汉字由来这一问题引入象形法、会意法、形声法等汉字构成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语文,热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2.古诗教学渗透。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珍宝之一,其通过对简单语句独特的表现手段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进行真切的表达。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是人类需要学习的重要文化之一,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体会语言之美。古诗词大部分都具有特殊的格式和韵律,让人在诵读的过程中朗朗上口。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古诗词的朗读上,教师可以先做示范,使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语速、语调以及情感进行体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读,在自读过程当中学生要注意对节奏的把控和模仿。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配乐的方式将音乐和古诗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对故事作者情感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古诗文化精髓的体会,使其喜欢古诗学习的过程。
  (2)感受古诗的意境。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对教学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不仅能够感受到诗词当中所包含的情感,还能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教师在讲授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静夜思》的过程当中,结合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制作课件,将故事所表述的意思与床、夜、月光等情境相结合,营造出孤独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古诗当中就所蕴含的浓浓思乡之情,帮助学生提升对古诗的理解和学习。
  (3)领悟古诗的文化。古代诗人在创作古诗时有很多都是以传统节日为背景,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王维以重阳节为背景所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诗句当中文化传统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还能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含义和来源进行了解。在这首古诗当中就包含着对古代风情民俗的描写,通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了解到,古代有插袋茱萸驱灾辟邪的民俗,还能够了解到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古诗的理解,还能够引起学生对其他节日传统的好奇,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小学语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融入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途径进行详细分析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帮助,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雅涵.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86.
  [2]杨福.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学周刊,2019,(02):42-43.
  [3]石晓思.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9-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