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建筑的行业的发展,需要符合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也需要与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相统一,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行业始终朝着人们需求的方向不断向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中的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是影响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当前我们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6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开始提高了对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来,大多数现代化的施工材料和工艺出现在建筑商的视野中,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备受建筑领域的关注,因此要深入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1剪力墙结构分析
  1.1结构受力情况
  框架和剪力墙是框架剪力墙量大主要部分。比较传统建筑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爱能够发现其中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此类建筑基础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位移,水平方向能够承载较大的应力。同时,如果建筑物的上部出现了位移导致墙体发生移动的情况可以采用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将变形现象尽量降低。如果垂直方向发生了受力变化那么建筑物的结构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变,此时水平和垂直应力都需要由框架结构进行承担。
  1.2结构抗震特征
  通过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要合理设定剪力墙刚度和框架比例,尽可能提高其实用性,从而确保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地震对结构产生严重后果。在设计框架结构过程中应当深入分析现场实际情况,将区域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进行明确划分。
  1.3结构刚度特征
  通常情况下,在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明确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从而更好地选择结构形式、材料等。如果当期地震频繁或者强度较大那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提高基础弯度承载性,将弯度力分担给框架结构。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要点
  2.1模板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由模板先进行定型、放线定高等,这就需要控制好模板技术。在安装基础的模板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的控制误差问题,按照国家的规定,误差应该小于三毫米,并且检查好模板接缝处的密闭性,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漏浆等现象。在对模板进行灌浆后,下一个步骤是需要振捣,振捣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力道,因此建筑模板应该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模板中,起到支撑作用的部分一般采用钢管等进行进行称重,然后早模板的托架、立柱等部位进行垫板操作,这样既能够保障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又能够保障密闭性。最后一个步骤需要模板拆除,拆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拆除,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流程主要包括一下几点:一是控制混凝土的混合比例。当技术人员完成混凝土比例调配工作之后,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调配,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某一原材料的使用比例。二是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一般来说,当开展大面积的工程施工时,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想要一次性浇筑完成并非易事,所以一般会采取分段浇筑施工的方式。因此,当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施工单位必须立即开展下一层的浇筑,尽量避免出现混凝土断层的现象。三是混凝土的保养和护理。在养护混凝土的时候,施工各单位必须从施工区域的天气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开展养护工作。比如说,当天气相对较为干燥的时候,要定期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喷水处理,要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直至气温下降为止。
  2.3内隔墙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内隔墙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在不对基础墙体承重性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整体建筑物进行适当的美化,具体的施工技术包含:第一,内隔墙施工技术,与基础构建施工来说,内隔墙施工比较简便,重要性要比基础构建低,可是内隔墙的美观程度以及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业主选择以及房屋的价格,所以内隔墙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以及可操作性。第二,内隔墙的选材工作,内隔墙需要具备比较好的抗震能力以及较强的经济型小型空心砌块,确保内部空间的美观程度。综上,建筑工程当中内隔墙施工是收尾环节,此环节可以直接将前期施工技术优势表现出来,因此在现实施工过程中要主动积极的关注建筑物的总体情况,保证基础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内隔墙施工,为提高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4钢筋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是确保建筑牢固性的重要材料,在施工中,钢筋的焊接、测控、安装、拆除等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施工初期定建筑外框时,需要用钢筋框架,做出楼体的初始形态,然后再通过核心墙等,使整个楼体达到稳定的效果。在钢筋骨架安装时,主要应用的是加劲筋成型法。首先要做好加劲筋圈,然后与钢筋对齐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放置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储存。钢筋骨架制作完成后,需要对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中的钢筋笼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需要注意避免上部钢筋笼对下部钢筋笼产生过大的压力,因为钢筋笼的重量较大,如果产生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孔壁出现损坏。
  2.5放线测量技术分析
  在建筑施工初始阶段和检测环节需要做好放线测量工作,从而为后期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更好地指导框架结构建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放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在测量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测绘图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每个环节进行明确地标注,然后以图纸为基础、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精确测量建筑各个部位。通常经纬仪和全站仪是放线测量工具中常用的设备。测量人员在得到图纸后做好测量工具的选取,并且对各个区域进行实地测量,然后标记测量后的数据结果,确保后期施工数据准确性。
  2.6板筋安装
  清除模板上的所有杂物,确定主筋具体位置和分布筋间距大小。根据确定的间距,依次安装受力主筋和分布筋。預埋件和预留孔均应及时安装,以免造成法案。如果现浇板当中存在板带梁,则应先对板带梁上的钢筋进行绑扎,再按要求放置板筋。在对板筋进行绑扎时,通常使用八字扣或者是顺扣,除了外围筋之间的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其他可进行交错绑扎。当板采用双层钢筋时,这两层钢筋之间应增设钢筋马凳,这样能保证上部钢筋实际位置满足要求,同时负弯矩筋所有交点都应绑扎。钢筋下方按照1.5m的间距设置垫块,其厚度应与保护层相同,并符合设计要求。而没有设计要求时,保护层实际厚度宜取15mm。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我们发现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等都会影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以及工程技术水平。建筑工程质量需要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完善建筑框架,并且各个环节的问题都要予以重视,建筑结构工程师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框架结构设计的框架结构设计,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行业在市场中长效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宝,张玉强.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054-00054.
  [2] 曹顺强,姜光.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
  [3] 贺玉磊,李莉玫.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7(4):163-163.
  (作者身份证号码:131181198802080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