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重建战略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对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进行调研之后,建立在调查取证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了甘肃地区生态修复以及重建工作,指出物种的选择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进而为促进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等作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重建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表层覆盖了大量的黄土而闻名,该地区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也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黄土高原跨越了七个省市,土质碱性较强,含有充足的矿物质,但是因为该区域有着大量的河流,再加上认为不合理的使用,使得黄土高原缺少自然植被的覆盖,土质贫瘠。黄土高原只能种植玉米、荞麦这些产量较低的经济作物,极大的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加速推动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1 做好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黄土高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富集地。站在交通的角度来分析,黄土高原横跨华北、东北向西南、西北的重要路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之前,黄土高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遍地是牛羊,但是因为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出来,极大的限制了黄土高原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资源因为不合理的开采,呈现出更加短缺的迹象;水土的荒漠化也让干旱和沙尘暴的天气越来越多,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不能及时修复,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黄土高原的发展。这也说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
2 生态修复和重建的具体方案
2.1 制定生态修复和重建的目标
区域内有着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再加上经济发展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土地结构,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上的差异,选择不同治理方案。过程中要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体,辅之以经济效益,将生态恢复技术和社会保障体系密切的联系起来,确保植被在自我恢复的过程中,不断的更新,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要深刻的认识到,不管是何种地域类型,都是有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人工植被群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保持水土;其二,要保证植被的覆盖率和土壤的肥力,要确保植被和土壤都能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其三,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植被的数量,确保生物的多样性;其四,要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2.2 把握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时间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建立起稳定的生态系统,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目前来看,还未能在黄土高原上发现,经济和生态效益都能保证的植被,很多学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都一致认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恢复属于长期的过程。比如说要想将定西嚵口林场的油松树已经恢复了将近五十年,但是还是不能实现自我更新。植被恢复的第一阶段,需要耗费七到十年的时间,主要是借助人工抚育的手段,促进植被的迅速生长。长期目标的实现至少要花费五十年的时间,需要将植被群落的演化和完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保证植被的质量以及稳定性能。
2.3 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
从大的层面上来分析,生态修复以及重建更多的是建立在人為促进的基础之上的,某个区域生态系统和功能的提升;从小的角度上来看,是某一种类型的人工植被在人为的作用下,实现修复和重建的工作,其主体是在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修复和重建的模式,此外,还可以借助封育和抚育的方式播种植物,提高植被自我修复的速度。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对于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封禁被认为是人工促进植被修复最为有效的技术。我国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时,主要是从大尺度的角度出发,对植被进行恢复。小尺度环境条件差异会造成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有差异,只有对种植作物的情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之后,才能做好植被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植被物种的选择和搭配,需要考虑植被的种植习性,确定其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第二,需要考虑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对经济林、生态林以及水土保持林的分布做好统筹规划;第三,在选择植被种植技术时,需要将重点放在水土保持和抗旱造林的技术上,由于黄土高原水资源较为短缺,需要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将生态防护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第四,植被自然恢复,采取封禁和定期人工抚育的方式,推动群落的发展。
3 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布局的调整,黄土高原的生态面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要想促进黄土高原的发展,就要尽可能的不要在污染之后再治理,需要及时解决生态恶化的问题。所以,做好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简而言之,做好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研究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尚新明,刘文峰,鱼海霞,等.甘肃省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8(07):37-40+69.
[2]袁晓波,尚振艳,牛得草,等.黄土高原生态退化与恢复[J].草业科学,2015,32(03):363-3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