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新疆博物馆为分析对象,旨在充分发挥地方博物馆的美术教育资源,即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美术相结合。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不再局限于课堂美术教学。这样,能够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场所;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了他们知识;充分贯彻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进行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对新疆博物馆保留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课程资源 博物馆教育 校本教育 民族文化传承
一、博物馆的教育价值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一段历史,包含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地区的最重要的文化,博物馆的资源具有开放性,直观性,广泛性的特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已经收到大众的高度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多角度全方面的,覆盖对象包括了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包括成人教育,在校学生校外教育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可以形成适合中、小学生参观的解说词,通过亲身解说能够使他们能利用陈列的展品文化,丰富和巩固自己的知识。博物馆除组织学生参观外,还能指导他们进行社会调查、采集标本、实验制作或其他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博物馆还能每年假期为学生安排活动,包括组织适合学生参观的专题展览、组织电影专场和各种知识竞赛活动,能给学校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并能给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疆博物馆美术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是自治区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全疆最大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1953年成立筹处,1958年始建,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该馆基本陈列有“新疆历史文物”、“新疆民族民俗”。还举办过“中国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高昌封建社会”、“伟大祖国丝织工艺”、“新疆原始社会”、“汉—唐时期的新疆”、“新疆石窟壁画(摹本)”、“新疆出土文物”、“祖国锦绣”、“新疆古尸 (及伴出文物)”、“馆藏書画” 等专题陈列和展览。“新疆民族民俗”、“新疆古尸及出土文物”、“新疆石窟壁画”等陈列曾先后应邀到北京等地展出。此外新疆博物馆长期举办青少年美术研学课程,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
新疆博物馆美术课程教学实例:
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为了让孩子了解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工艺,更好地传承春节传统文化,新疆博物馆大厅举办了一场“吉祥宫灯制作”——新博中小学生研学教育活动,活动吸引了6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老师结合PPT与提问的方式介绍春节宫灯的历史由来和制作方法。
然后给每个孩子发放材料包,由工作人员和家长一起指导孩子们完成宫灯制作。老师拿起了做好的小宫灯模型做展示,也让孩子们照着图片一点一点学着做,家长也耐心的帮助孩子共同制作,先是宫灯架子出来,然后精细的给它佩戴灯上的装饰,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喜庆的宫灯一一成型。活动最后的谈感想环节中孩子们纷纷表示,过年来到博物馆不仅能够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还能了解到有关节日的相关知识,通过亲手制作增强的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对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的思考
博物馆教育对学校课堂的固定模式教育起到了良好的补充学习作用,博物馆可以通过与学校管校合作的形式,在进行生动形象的美术教学的同时,又体现了博物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所长,每种教育方式都有与之相呼应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方针。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博物馆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终身的社会教育,其重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需要指引中小学生走出课堂,充分接触校外的社会教育资源,使他们自主地将学校的学习与博物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充实自我、丰富生活、贴近社会,将是目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充分结合的发展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魏小龙.山东博物馆青少年美术课程开发情况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刘珂.新媒体艺术手段下信阳博物馆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D].信阳师范学院,2017.
[3]陈叙良.在收藏中发现大师[D].中央美术学院,2016.
[4]沈永卉.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