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G20与阿根廷G20峰会形式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6年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在杭州召开了第十一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18年,阿根廷举办了第十三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本文将以这两次峰会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对比两次会议在形式层面上的不同点,挖掘獨特点,找出形式层面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借助大型国际会议中的影响力并引入创新元素,将国际会议的精神延伸至国内,促进中国文化经济长远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G20峰会;形式评析;精神延伸;合作共赢
0 引言
2016年第十一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举办地点选在了浙江省杭州市,创新是这座城市的标签,G20作为探讨当前热点问题的创新解决途径的会议,杭州整体气质符合本次会议想要传达的精神。而在对比最近的2018年的阿根廷G20峰会,能够更加清晰地发现问题,根据当前时代要求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助力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
1 杭州G20与阿根廷G20形式层面概述
1.1 杭州G20概况
会场位于杭州萧山区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主要被划分为三个区域,迎宾区,主会场和演出区。
(1)迎宾区。迎宾区被设立在国际博览中心的入口,一进门就能被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宏观上展现的主要是两种风格,分别就是中国的大国风范和独特的江南韵味。通过一席红毯进入迎宾区,整个门口主要以“廿”来展示,六对开放的“月亮门”由六对雪白的弧形“廿”字组成,入口廊道以“悦迎廿国”为主题。而接见大厅以米白、墨灰、古铜为主色调,辅以深木色,在感官上奠定了“水墨江南”的基调。多种元素、成分以及部分的协调相处、和睦共处,才能构成作为整体存在着的事物的和谐。人类文明的包容性更促进了这种和谐的实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是多样性文明的共存。1在总体展现大国气派的同时增添了地方元素,也向外国来宾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2)主会场。主会场是举行会议的主要场所,在直径30多米的圆桌上,20个国家及经济组织领导人举行会议。整个会场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是45米边长的方正空间。之所以选择方正空间,就在于体现“天圆地方”的朴素哲学观。在内饰方面,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元素,主会场四个角落空间墙面为江南镂空花窗设计,室内设计以“四梁八柱”,四个巨大的“廿”字呼应“廿国共宇,合作共赢”的主题。不管是从会场面积的大小,还是内饰的质感都展现大国的气派和江南的典雅。
(3)演出区。演出区设立在西湖,高端典雅的艺术搭配西湖夜景烘托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美轮美奂的舞台,实际上采用的是全球首创的山水实景演出舞蹈台。精美的舞台一方面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各种节目让国际友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缓解正式会议带来的紧张感,最重要的是展现中国的强大科技创新能力。
1.2 阿根廷G20峰会概况
2018年阿根廷G20峰会场地设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北方公园的G20峰会国际媒体中心,主要分为三个区:工作区、社交媒体区、餐饮区,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色调,整体风格呈现清新和活力。从面积上来说,明显小于杭州的国际博览中心,更倾向于小型聚会。另专门设置的国际媒体中心媒体工作区,其中有专业的设备,便于各国媒体记者的报道工作。
2 峰会形式层面对比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2.1 文化沟通障碍
文化沟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国际和地区之间。
(1)国际文化的沟通性。会场迎宾区、会议区和午宴区的主题分别是“礼”“合作”和“仁”。在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各国文化存在差异,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文字性说明来进行内涵的阐释,极易造成以下结果:一种就是造成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浅层了解,并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韵味;另一种就是仅仅凭借自身的感受来体会中国文化,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中国文化形成误解。
(2)国家与地区的文化沟通性。2016年的G20峰会场馆中的迎宾区采用了“悦迎廿国”为主题的入口廊道,并且用六对雪白的弧形“廿”字柱组成六对开放的“月亮门”。可以看出,这边大量使用了“廿”,但是这个字和形象对于到访的国际领导人是陌生的,因为这是一个当地的方言,“廿”在浙江某些地区方言的一种,代表的是“20”。在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并不都懂浙江的方言的情况下,对国际友人难免显得苛刻。
2.2 权威媒体深度全面报道的匮乏
在查阅G20相关报道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媒体仅仅只是做了片面式的报道。各路媒体并没有作出全面深入研究,没有持续性、集中性的追踪式报道。而官方也仅仅只是发布动画宣传片《欢迎来G20杭州》和G20宣传片《喜欢你在一起》。而在对比之下,日本大阪作为2019年G20的主办地,早已发布官方网站,实时发布动态消息,将日本文化融入其中。
2.3 面积和距离
杭州奥体博览城规划总建筑面积1302万平方米,而阿根廷的科斯塔萨尔科罗会展中心面积大约为4万平方米,杭州场馆的面积大约是阿根廷的325倍。杭州的G20 采用多国圆桌对话的形式进行会谈,而阿根廷则更侧重于一对一对话,会议采用的圆桌也会更小。虽然通过扩大面积,能够展现大国风范,但难免会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在心理上不自觉产生抗拒感。
3 优化措施
3.1 文化的可读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因此需要重视文化的编码和解码。在艺术品陈列场馆中,可以设置一些既有一定语言能力又对艺术品有一定感悟能力的专业人员。也可设置多语种翻译说明性的卡片,或运用新媒体技术技术进行多维度的展示,便于国际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3.2 摆正官媒姿态
官方媒体需要对会议的布置、进度等方面做出一个整体掌控,进行实时追踪,向公众表示政府对此的重视,表明政府立场,排除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通过摆正姿态,官媒发声来树立和维护政府的地位和权威。
3.3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当处于20国领导人共同商议情况时,采用大尺寸的圆桌是无可非议。但是当碰到一对一式对话时,采用小比例的设备反而会取得拉近人心的效果。会场中的相应设备,并不仅仅只是局限服务于各国领导人层次的横向交流,还可以考虑作为国家与企业对接的一个平台。
2016年的B20与G20“背靠背”举行,企业家平台和国家政府平台,虽是不同类别会议,但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将国际性流量转化为本国的经济效益等,提升附加价值,争取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上促进多方合作和贸易的往来。
4 坚持本土,融入世界
不仅仅只是G20峰会,在其他会展活动中,也有一定的法则可遵循,包括:
4.1 坚持本土
坚持本土,就是要立足于本国文化本身,挖掘本国文化的精髓,对文化进行合理的编码解码,做好文化的阐释工作,激发他国认同感,产生共鸣。
4.2 融入世界
融入世界是大趋势,并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从细节入手,从会场的布置到会议的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探求能被世人所接受的普世价值,在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凝聚全人类之力,共同解决热点问题。
5 结语
针对会议的剖析,并不仅仅是从主题、内容等入手,而是应该用更加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要紧跟时代热点,G20会议的召开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为时代服务,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所以对于时代热点需要实时把握,提出前瞻性政策,通过G20提升中国整体话语权重。
本文通过对两次G20峰会的比较之后所形成的一些看法,对于其他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细节入手,展望时代,塑造未来,为各国的合作共赢创造良好的环境,助力中国文化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光绎.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与和谐社会建设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7):2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