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一月——壁炉边》音乐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钢琴套曲《四季》是反映当时俄罗斯现实主义思想的典型作品。本文以《四季》中的第一首《一月》为例,通过概述作曲家生平、创作,以及分析鉴赏乐曲的曲式、和声、旋律与节奏等方面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进行探索。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四季;《一月——壁炉边》;音乐分析
1 柴可夫斯基简介
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柴可夫斯基是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
2 对《一月——在炉边》曲式结构的分析
这是一首复三部式的曲子,旋律优美,变化丰富。是通过普希金的一首诗而来,描绘了在俄罗斯冰天雪地的一月围坐在壁炉边的画面。整首曲子的结构为A B A尾声,第一部分是呈示部,从第一小节到第28小节结束。呈示部又分为3段:第一段标为A(1~10),是E大调,在一个重复的节奏中进行,第4小节又用了开头的材料,这一段的旋律勾勒出了深冬寂静的场景,同时又让人仿佛听到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第二段标为B(10~20),在这一段中发生了多次转调,在15小节转为降A大调,16小节则是对15小节的三度模进,这里转为C大调,旋律得到扩充。紧接着在19小节进一步扩充转为B大调,在不断地转调中音乐的整体感觉变得紧张,最后结束在B大调的主和弦上。第三段标为A1,这是一个减缩再现,因为它又用了A段的材料,但只有8个小节,所以是减缩了的再现。呈示部的最后几小节在强弱和快慢上有很细致的变化,最后一小节转入e小调,呈示部结束。
第二部分是展开部(29~60),展开部是一个单三部曲式,个人认为这一部分非常精彩,第一段标为C段(29~36)是一个四句加四句的方整结构,十分整齐,这一段是e小调,织体是分解和弦的形式,旋律中多次出现五音下行式的进行,轻柔似叹息,伴奏也是和旋与琶音在交替进行,这使得整个音乐听上去若有所思。第二段标为D(37~45),这一段的织体与C乐段一致,但又将隐藏的旋律用重音记号加以突显,使情感的表现比前一段更加强烈。第40小节转为c小调,这个小节是对39小节的模进,这几个小节的节奏一直在重复,但是其中又隐藏了变奏主题,因此整个音乐效果十分出彩,让听者不由感叹。41小节开始又转为C大调,后面又出现了一些细小的变化。这一段在行云流水的进行中一直变化着,音乐似乎随着作者情绪的变化不停起伏波动。第三段标为C(46~51),这一段是对前面C段的重复,但也有两个小节的机构扩充。展开部与前面的呈示部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来是静谧当中的些许嗟叹与思索,到展开部分变为坐在温暖壁炉边的思绪万千,在这样的寒冬,音乐带着作者的情绪也有了它的暗涌流动。
连接部(52~60),这部分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B大调,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平行句子和三小节过渡而成的,这一部分在低音上有一个主持续,所以整个音乐可以平稳进入再现部。
在展开部和连接部中,柴可夫斯基运用了琶音来丰富音响效果,并且在我听到的音频中琶音都是以轻缓的感觉弹出,因此就将本身音乐中激烈的情绪予以缓冲,不仅让音乐的旋律增加了华丽感,同时也在不稳定中将和声一次次推着向前发展。
再现部分(61~88),这一部分是对主題的再现,87小节开始与27小节的初始陈述形成变化,使A乐段的最后一次再现为主调的单一调性再现。
尾声(88~101)88小节开始,因终止式的开放导致扩充,尾声部分运用了一点展开部的材料,共用了两次下行五音的进行。结尾处标了3个piano记号,运用了最弱的力度,使整首曲子在静谧平和中结束,这也与开头产生了一点呼应,并且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在这首曲子当中,柴可夫斯基依旧使用了重属增六和弦解决到主和弦这一特色和声,这样的运用让音乐具有了新奇的和声音响。柴可夫斯基很多作品中都喜欢用这个来赋予它的音乐作品灵魂。
3 《一月——在炉边》的节奏旋律特点
从旋律上看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他在音乐语言和形式上都有大胆的创新,《一月——在炉边》的旋律优美如歌,给人温暖淡雅的感觉,抒情性以及歌唱性是本曲的重要特征。呈示部旋律是模进上行并重复的主题,但是转调让人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旋律增添了绚丽色彩,具有生活气息浓厚的俄罗斯民族特色。展开部琶音旋律的走向上行是偏弱的中速,仿佛一个思想者静坐在炉边凝望窗外的冬夜。再现部将呈示部的主题完全再现,严寒之中围坐在炉边看着星星炉火的光影,感受着炉火的温暖。在从节奏分析上看,《一月》采用俄罗斯民歌节奏的主题,带有俄罗斯民歌淳朴的特征,他将自然界中四季更替的景象与人的生命的蓬勃衰败完美的交融在一起,在这首曲子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寒冷的冬夜温暖、惆怅、忧郁的气氛。
参考文献:
[1] 陈恩光.和声习题写作指南[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薛亚奇(1988—),女,四川德阳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科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