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优秀的文言文是国粹经典。学好文言,对于提升文化品味、丰富内涵乃至影响人生都意义深远。但小学段学文言毕竟举步维艰。那么,探索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经典 疏通品味 诵读积累
  文言文千载流传,多是提炼的精粹,是思想艺术的积淀。其美文名篇,光彩四射,历经千锤百炼,堪称国粹瑰宝,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
  古今中外之英雄豪杰,可以如过往云烟,但精美的古诗文,历沧桑却依然如群星光耀璀璨。其为文也,“或感人肺腑,荡气回肠;或抑扬顿挫,悦耳铿锵;或华章焕彩,妙语如珠;或汪洋恣肆,淋漓酣畅;或婉约清丽,或慷慨悲凉……可谓万态千姿,奇葩竞放。”[1]品味吟诵真是历久弥新,百读不厌。文言文精致而涵蕴丰富,学习它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了解历史、欣赏精粹文学、丰富学识、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对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2]乃至影响人生,都可谓意义深远。[1]
  小学课本所选的文言文,尽管比较简短,数量也很有限,但对小学生来说,因之毕竟与其现实生活语言较遥远,所以初学时势必举步维艰。而如何有效引导学习,就成了我们不能回避的课题。我们仅就狭义的文言文——或曰古代散文,有所谓“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仅供借鉴。[2]
  一、了解作者,探知背景
  学文之前,在预习和导入环节,就可以引领学生了解作者、文章出处、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可以先自查探究,再交流,老师更介绍补充——即便在解读课文时,也应适当拓展文章背后故事,這不仅有助于推想展开理解时空,也能激发学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生成学习动机。
  在学习《相濡以沫》时,我们就曾鼓励学生查资料,了解庄子及其作品《庄子》,交流时,我们讲了“庄子与惠子辩鱼”好辩的故事,学生则爱其人而更爱其文了。
  二、读通读顺,感知整体
  以读促悟,对文言文的学习同样至关紧要。但要想读通顺,乃至有节奏而抑扬顿挫,却并非易事。在课前,我们在预习环节就有初读感知的任务,要解决生字;学文伊始,我们可以先范读课文,然后在采用多种形式读,学生努力读通顺,感知文章整体意思。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如学习《伯牙绝弦》时,便播放配音的高山流水视频,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更能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有助于初步理解、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解读语句、疏通文意
  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之后,便鼓励仔细结合书下注释或查工具书,试解读语句,咬文嚼字,乃至“对号入座”,进而翻译课文——当然可以活译,旨在疏通文意。学生逐句翻译课文,可以小组交流,教师随机参与——汇报时可以相机指导。读连成现代语的译文,读文言文,相映成趣。
  四、品味课文、扩展延伸
  仅仅翻译疏通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品味课文,扩展延伸,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不宜太拔高,似乎疏通文句大概意思诵读就可以了,但其实大谬。品味课文,感悟其理趣,理解其思想情感,欣赏其艺术特点,才能印象深刻,才能有真正的阅读理解, 才能有效的诵读,才能感受美文美质,乃至受到陶冶启迪而升华情感。
  如学习《朝三暮四》,便注意引领学生总结和揭示寓理:告诫人们看待问题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后来人们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也常用来比喻反复无常,经常变卦。我们又延伸到了战国故事,拓宽了历史知识背景,也引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五、诵读课文,厚积底蕴
  理解需要诵读支撑。有人就曾说过:一切知识的积累都在于背诵。我们当然支持有效的理解的背诵,但即便是儿童的机械背诵,也可以在日后学习与生活中,一次次顿悟而渐,进而豁然开朗——抵近彻悟。厚积薄发——诵读文言文就是积累的必要手段。文言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往往意蕴深远。丰富文言语汇,积累高层次的语感,在诵读中品味文言文的韵味,感受其独特语言和艺术的无限魅力,乃至体会其思想意蕴和丰富的感情,诵读——无疑是传统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采千载之遗韵,诵先人之清芬,每曰含英咀华,锲而不舍, 汲取先人的智慧,厚积文化底蕴,就可期胸怀智略走天下。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遵循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规律,又能推陈出新而有效地学习才是王道——这也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小学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兆海等.试论小学作文的综合积累.中国教师[J]北京师范大学:201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作者简介
  封雷(1989—)女,大本,二级教师,教育教学
  王利伟(1980—),女,大本,一级教师,教育教学
  冯兆海(1957—),男,高级教师(退休),漂河镇九年制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