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模式和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戏曲,绚丽的服饰色彩、优美的乐曲旋律和唱腔,对于丰富校园美育教育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模式和作用,旨在为中学校园美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梅戏 校园 美育
  黄梅戏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乐曲、舞蹈、杂耍、功夫、演绎等为一体的多因素综合艺术,更是来源于民间艺术的具体表现。纵观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历史,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校园是我国实施文化传承、保护以及民族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不断加强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如:黄梅戏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不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更是为了培植黄梅戏继承与发展的土壤。发源于中原地带的黄梅戏是我国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种戏曲艺术,形成了丰富而完整的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价值,因此通过广泛地传承传播黄梅戏来开展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青年学生正确认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学观念、赏美能力[1]。
  一、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模式
  将黄梅戏在中学校园美育教育中进行传承对黄梅戏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承途径,因为美育文化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系统的课程安排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的,也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对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1.视觉感观美
  黄梅戏源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通过色彩多样的的服饰让观看者获得了视觉上的美感。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精神塑造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黄梅戏进中学校园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美感,进而影响中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其促进美育的良性循环。视觉感观美这一模式能从外到内进行耳熏目染、慢慢渗透,最终实现美育的教育教学目标。
  2.动作韵律美
  生活体验是一种心理体验,但生活体验和心理体验之间还是有落差的,这个落差来自于现实与虚幻之间,这两者的区别有可能为中学生未来的创造能力奠下基石,所以“体验”本身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黄梅戏的演绎主要靠言传身教,靠演员的对白、演唱等手段来表达黄梅戏人物的内心世界[2]。黄梅戏在我国戏曲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美的动作、韵律十足的音乐都会让听众感受到一种美的感受。动作韵律的美也是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指导中学校园开展黄梅戏活动,从自身的实践中获得体验。
  二、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作用
  1.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黄梅戏来自民间,艺术气息突出、地方性色彩浓厚、时代性特征较为明显,同时又独具舞台艺术的审美特性,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沉淀积累了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中华民族的情感。通过黄梅戏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当代学生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精神内涵,学会理解古老的戏曲艺术,加深各个民族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升民族的自信心。黄梅戏走进中学校园,更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培养中学生欣赏传统美、鉴别真善美的能力,实现中学生对美育教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2.学生审美情操的丰富
  黄梅戏发源于我国的安庆,所以黄梅戏的演唱通常用安庆方言,安庆方言具有淳朴流畅、明快抒情、独具生活气息的显著特点,正因为此,许多国外的戏曲艺术家把这种具有独特及清新表现力的黄梅戏艺术称之为“中国版本的乡村音乐”。黄梅戏的剧本里不钗蕴含着深厚、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更包涵着深深的人文关怀,就拿黄梅戏的题材選择来看,在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大多选取爱情的歌颂、社会不公的揭示、幸福生活的追求、丑恶灵魂的鞭笞,充分表现了心灵的智慧、动作的灵巧、姿态的优美、表情的丰富。通过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安庆地方的语言、以及独具民族特点的乐曲舞蹈、动作表情、服装配饰等,进一步丰富中学生的经历和阅历,更有利于形成独到的个人感悟,丰富中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个体的精神和人格。
  3.学生正确审美态度的培养
  黄梅戏尤其重视演员对剧本中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所表现人物的真实情感,从生活中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形成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角色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打动、感染观众。一个人的审美态度指的是人对于外界环境、社会生活以及自身现实所秉持的精神状态[3]。正确审美态度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受外部环境、内心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对人一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黄梅戏倡导是指人们应该秉持一种宠辱不惊、平和优雅、怡然自得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外界社会和现实人生,用审美化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用艺术化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不愉快,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来说可以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结语
  黄梅戏形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由民间艺人为谋生计而带入安庆。黄梅戏念唱以安庆地方化为基调,同时汲取徽剧、京剧及秦腔等戏剧的精华。现存戏曲种类有三百六十余中,传统剧目在五万个以上,近几十年来已成为全国颇有影响力的五大剧种之一,并以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黄梅戏独具多样的审美要素、独到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审美价值。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对文化的冲击,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继承和发扬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和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既能培养、培育民众高尚的民族精神、积极向上的人文素养,又能通过其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承传播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所以,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用途。
  参考文献
  [1]钱慧.让戏曲走进中学生——从一份问卷调查说起[J].艺术百家,2004,2.
  [2]王叟.黄梅戏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研究.戏曲研究.2004.(01).
  [3]刘丽华.安庆市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戏剧.2013.(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