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源,追求本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学科素养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生活化”、“情境化”较之以往也许是最明显的变化了,课堂热闹异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师生合作似乎是无比和谐,但在这热闹的背后则需要我们去冷静的思考: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数学课有“数学味”吗?一味追求“生活味”而忽视“数学味”,必然会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其危险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寻思如何让“数学味”回归到数学课堂中来,因为没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将是无本之木,最终会归于虚无。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活化 数学味
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具有“数学味”,然而“数学味”、“数学化”仅仅是我们一种口头化的表述,其内涵是丰富而又复杂的,我们很难做出明晰的表达,那么,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应如何让课堂充满“数学味”呢?
一、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教学不能是孤立的,我们应当在交流中有意识的进行归纳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与点拨,提炼策略和升华思想,将思想方法教学溶于数学语言教学之中,将有效的思路演变为系统的方法和策略,将科学的方法拓变升华为科学思想,尽量使学生的思想方法表达的科学一些、简洁一些,逐渐向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靠近。[1]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结束时,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们就要说再见了,说到“再见”,不知道以后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是可能呢?还是不可能?还是一定?又如在《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中,用刚学的百分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情绪,是愉快呢?还是紧张?还是遗憾?他们各占百分之几?[2]
像这样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特色,更加彰显了数学课堂中那种浓浓的“数学味”。
二、数学思想与方法
从数学的双重性来看,数学不但但是一种知识,他更是一种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是否具有数学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应看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注重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因为方法是根本,是思维的核心。[3]
1.“转化”法
转化就是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或者已经有解决程序的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答,他是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4]
例如,教学“8+5=□”。学生有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1:借助小棒数数:把8跟小棒与5根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是13根;
方法2:繼续往下数,从8往后数5个,9,10,11,12,13。结果是8+5=13;
方法3:凑十法:先把5分成2与3,8+2=10,10+3=13;
方法4:凑十法:先把8分成5与3,5+5=10,10+3=12;
方法5:直接计算8+5=13;
……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实际上学生都能运用已学的旧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法多样化的意义是在于促进学生能自觉地利用有效的方法自主探索、合理解决。
2.“抽象与概括”法
抽象与概括法是我们数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所以,在我们课堂实践中,应适当地把握要求,从具体情境或感观材料中抽象概括出其本质特征,是不可缺少的。例如,笔者曾多次执教《平移与旋转》一课,从上课情况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学生对于“平移与旋转”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它的特征。课堂更应体现出其中的数学味来,不能只是简单对原有知识进行整理。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中有必要揭示“平移与旋转”在变换过程中本质特征。比如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
观察后学生讨论交流:
像这样的教学环节,才能显示出其中的“数学味”来,作为师者,我们也应对“平移与旋转”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虽然我们教师在抽象与概括的程度上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因为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是我们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这就是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堂。[5]
3.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能力被认为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能力的全面表现,在现行的教材中主要体现为解决问题,以往的传统教材则表现为应用题内容。新课改的到来,俨然一举将这种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格局打破,那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何去何从?又该做些什么呢?第一,对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概否定。第二,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不断反思。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的教师应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数学课就是要上得像“数学课”,就是要更多地关注“数学”的特性,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独特内涵。让“数学味”回归,数学教学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价值的两重性与数学课程目的》2003年李建华著
[3]《小学数学教师》2008年第7、8期
[4]《数学的明天》2006年广西教育出版社
[5]《小学数学教育》2009年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