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程思政在《创业与理财》课程中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创业与理财》课程思政就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把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围绕如何创业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以及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创业的全部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的课程。课程对涉及创业的各个环节、步骤以及具体方法具体深入讲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具体适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其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事业开拓广阔的空间。[1]
  一、建设基础
  《创业与理财》课程是一门创业类选修课,可以帮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创业,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有良好的内容基础和教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面广量大,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案例、moodle平台开展教学。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企业家讲座、学生创业案例点评、参观创业企业、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内在精神层面,跟《创业与理财》课程在价值观的培养上有相通之处,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创业与理财》课程中,有利于完善创业教育体系。[2]
  开设《创业与理财》选修课13年来,本人2017年被评为宁波市高校“优秀课程思政教师”; 主持的“全方位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获201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高等学校开展创业与理财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课题获2006年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有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创业与理财》(现更名为《创业管理》),能主动深入挖掘创业课程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创业计划、创业伦理、企业道德、社会责任、创业营销、创业融资等主要教学环节,在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教学方式灵活,贴合学生实际,注重理论教学与创业案例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教学评价优良。教师团队中多名老师担任创新创业学院创业指导教师,商学院黑马班指导老师。宁波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宁波市创业联盟导师;国家、浙江省、宁波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主持完成创业类课题10多项。
  二、实践的举措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把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主动深入挖掘创业课程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教学中。
  本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有很多:创业计划、创业伦理、企业道德、社会责任、创业营销、创业融资等主要教学环节都有德育元素,都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业活动中要注重社会利益、要注重员工利益,要讲究社会公德。在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等方面大有可为。具体课程思政要点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制定创业计划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筹资要注意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融资要合法,要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等等;创业要遵守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会计法、税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等相关法规,要注重保护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发现和评估创业机会时要考虑社会、环境、文化、法制等因素;用人要遵守《劳动合同法》,要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要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产品生产不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注重社会道德和企业伦理;产品营销不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树立社会营销理念,注重社会道德和企业伦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合法纳税;关注道德风险;利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观,注重社会效益,注重公司长远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三、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在《创业与理财》课程中的采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贴合学生实际,注重理论教学与创业案例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用讲授、企业家讲座、学生创业案例点评、参观创业企业、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3]
  以创业案例点评为例,通过自己大学生创业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创业过程中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做到在不违法的基础上合理避税、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以视频案例和翻转课堂相结合为例,以翻转课堂为核心,老师适当讲解理论部分,把课堂交给学生,使用视频案例,让学生分析讲解视频案例涉及到的知识点、对自己创业的启发。如讲到第三章《钱从哪里来——创业筹资全攻略》时,我们先讲一些理论知识,然后放一个视频案例《汇源该不该卖》,布置三个题目让学生当堂作答:1.案例的主要内容?2.汇源能卖给可口可乐吗?3.案例对自己的启发。最后让同学自由发言,老师适当引导。通过讨论,同学们觉得我们的民族工业必须大力保护,汇源这个品牌必须进一步发展,企业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垄断对行业的影响,国家最后没有批准这项收购的合理性。同学们发言踊跃,通过这样视频案例+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我们的课程思政有很好的效果。
  教书育人上教导学生要创业,先做人,树立正确的创業观、盈利观,讲究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关爱员工、热心公益事业,注重环境保护。做一个有良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将这些内容贯穿于主要教学环节中。教学评价上首先要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能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创业活动中,在创业活动中是否注重社会利益、是否注重员工利益,是否讲究社会公德。将职业道德的考核纳入到教学考核中,而不是仅仅看创业计划的盈利情况。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收集有关的德育元素的相关案例,如创业方向选择、创业筹资、创业营销、创业财务等方面涉及的道德元素,将教学内容和方案应用于每学期的《创业与理财》教学课程中,不断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新农业创业、互联网+创业、新经济创业、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长期持续推行课程思政,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未来的规划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丰富相关案例,围绕课程思政的目标,进一步根据时代变化深入挖掘创业课程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教学中,在创业计划、创业伦理、企业道德、社会责任、创业营销、创业融资等主要教学环节融入德育元素,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或教育科研成果奖。在《创业与理财》课程上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有效落实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目标,有效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业观,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培养未来的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5.
  [2]叶磊.高校创新创业德育课程体系初探——基于课程思政背景[J].新西部,2018(6).
  [3]王艳茹.创业基础如何教:原理、方法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