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域特色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油画作品不仅仅展现的是一种客观的表象,同时还表现着绘画作品内在的本质,风景油画作品同样如此。油画作品不仅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特点,还能反映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说不同的地域在气候、风土人情上面都会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不同点自然影响到了油画作品的表达。那么地域特色究竟对油画的风景创作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在此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地域特色;油画风景;油画创作
  地域因素本身对人类就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艺术的中心则是我们人类,为此地域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必然的。地域对于艺术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也能够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灵感。因此我们会发现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地域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地域对于作品的影响。在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风景油画的地域风格由此形成。那么具体来说,地域特色对于风景油画作品的创作都将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地域特色对油画风景写生题材的影响
  油画家在创作时对油画作品的绘画题材有着多种选择。他们将主题进行确定,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寻找可以利用的素材,或者是先进行题材的选择,然后通过这些题材提炼出主题。我们所说的题材实际就是那些能够被我们加工成艺术作品的素材,画家再将素材进行收集后进行整理和加工,然后才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在我们的美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必须要能够展示一定的思想主题,所以艺术家在进行题材的选取时,是不能够脱离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地域环境的,自然也无法隔断地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油画风景作品和地域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俄罗斯油画的地域表现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东西南北之间的跨度较大,气候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各个地区形成了一些种类不同的植被和地质风貌。而这些不同都为我们的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在作品中既可以表现烟雨蒙蒙的江南景色,也可以彰显出北方高耸巍峨的高山形象。
  以俄罗斯这个国家为例,该国的气候条件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俄罗斯地处平原,拥有大片的森林,森林给俄罗斯人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为此很多的俄罗斯画家都将森林作为他们创作的题材,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人民对于森林的情有独钟。例如希施金,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于森林的描绘。
  (二)我国风景油画写生中的地域表现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个地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形成了独具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就导致我们的风景油画作品呈现出了千差万别的题材。我国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森林植被茂盛,在作品中以雪景、山地居多,而南方河流多,作品中往往呈现出综合交错的支流和小桥。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不仅仅哺育了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同时还形成了独具地域特征的油画作品,例如带有浓厚西北风特色的风景油画,还有少数民族充满民族风情的作品等。
  二、地域性因素对风景油画创作的影响
  (一)地域自然因素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创作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语言。艺术家这些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主要受到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居多。每一位画家的生活环境、性格以及生存的背景不同,这些都会对他们创作手法的选择和主题的设定产生影响。例如,著名的画家卢梭和米勒,他们都曾经和村民在一起生活过,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农村色彩,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像是卢梭的作品《橡樹》,还有米勒的《拾穗者》和《一片垂柳》,就是很好的体现,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能够让人们获得肯定的美术作品都充分地彰显着地域自然条件的特征。
  (二)地域民族文化因素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不同的艺术家因为所处地域不同,因此他们接受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根据本民族的特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些工具材料。比如西方的艺术体现出了创作的严谨性,中国的绘画作品深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等。因此无论艺术家之前的文化背景如何,在他们的创作中都体现着地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被生活在不同地域文化下的艺术家所持有,并充分地彰显着民族所独有的艺术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的差异给艺术家带来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在地域差异的影响下,艺术家能够更好地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而作为油画艺术家不仅仅要展现地域特色,同时应该继续探索如何以更好的形式去展示地域的差异性,彰显出地域独有的气质,艺术家们应该亲自去体验生活和自然,这样才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从而创作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伍帮军.论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特征[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
  [2]李维娜.“80后”油画家对油画创作语言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6.
  [3]李吉品,郭晓光.东北地域表现性油画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作者单位]
  贵州铜仁学院
  (编辑:温子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