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能化时代的制冷空调技术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进入智能化时代,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电视等都逐渐呈现智能化,智能家居将各种智能设备组成网络,以更方便、更人性化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改善人们生活和环境品质的设备——制冷空调设备也正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把握住它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低温储存;智能化;健康;节能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食物品质以及空气环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食品的品质和空气环境的品质,制冷空调技术变得不可或缺。智能化的时代,食品的低温储藏和空气调节也紧跟智能化的进程,智能化、物联网、AI等技术逐渐进融入制冷空调领域,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一、制冷空调技术智能化发展特点
  (一)冰箱空调等家用设备进行智能家居系统化设计
  在智能化的时代,家居装修正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三网融合、物联网及3G等各种技术逐渐融入进来,并使居住环境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简单化,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人们追求高品质、高智能生活的心理逐渐得到满足。家用制冷设备的制造厂家也意识到了这个智能化时代的社会需求,在生产技术上不断更新和改革,例如机器人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生产出的家用制冷低温设备已初步实现了人性化的运用和控制,这成了制冷空调领域的亮点。
  (二)中央空调等大型制冷空调设备的维护管理实现远程控制
  大型制冷空调设备需要专门的管理和维护,高效的管理和维护是发展的需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远程控制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操作,在正常的设备运行或者维护出现问题时,设备能够及时向负责维护的设备厂商发出预警,厂家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及时处理故障,这对于使用产品的用户来说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护方来说也节省了处理时间。另外,设备厂商还可以在线提供智能化控制方案,为用户提供节能优化的方法。
  (三)低温食品运输储藏与物流冷链紧密相连
  食品的储藏运输关系到食品的安全,冷链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是一个关键。在冷链的传送过程中,信息化系统远程监测记录下了食品的各项指标数据,获取到的信息通过智能化的分析,给食品全程温控条件和冷链环节决策提供了根据,同时还可以实现冷链食品的全程可追溯,包括追溯到生产、流通、销售的环节,以保证食品的安全。
  二、在制冷空调中应用到的智能化技术
  (一)智能传感技术
  智能空调要对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智能地判断何时该制冷、何时该净化、何时该加湿,让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指数始终保持在最舒适的状态。智能传感器把收集到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各种数据储存起来,并按照设定的舒适度的判断等指令处理这些数据,从而给出人性化的判断温度、湿度的设定值以及各部件的工作时间等结果。
  (二)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协议,直接与空调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物联网的云计算技术,为智能空调配备了强有力的运算“大脑”,云计算使所有接收到的室内数据信息都在云端在智能服务器那里得到统一的高效处理,并进行功能反馈和服务。
  (三)PAC技术
  PAC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技术,是基于开放的工业标准、具有多领域功能、通用的开放平台。PAC包括PLC的主要功能和扩大的控制能力以及PC-based控制中基于对象的、开放数据格式和网络连接等功能。在低温设备制造中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各种配套控制部件的智能化设计和优化,特别是在智能化控制技术上的优势更加突出。
  (四)AI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包括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例如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维护中,经过人工智能的学习,获取各类运行数据参数和一定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出高效节能、可行的管理维护方案。在冷库中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除了能在低温环境下做一些码垛、搬运等体力活外,还可以幫助管理员判断库温是否合适,提醒食品保存的注意事项等。
  综上所述,制冷低温环境的实现已经不是简单的温度控制过程,已经发展到了人性化的系统设计阶段,它集合了现代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为人类健康、舒适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为人们实现了生产的高效、节能。
  参考文献:
  [1]王燕玲.关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05(2):15-16.
  [2]严佳婧.人工智能挑战成功?嘿,别高兴得太早[J].华东科技,2016(4):38-42.
  [作者单位]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李博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