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在情境中诗意地栖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这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然而学校基础千差万别,如何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找到精准的切入口并形成校本特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学科、文化、活动、知行合一、管理、全员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立德树人等背景和精神引领下,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对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保障等方面作出的及时、细致和全面的回应。它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中小学德有实践与德育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引领意义。如何将这些要求在学校工作中落实,并在落实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形成学校的校本特色,从而实现让学生在德育中诗意地栖居的目的。
一、为什么是“情境”?
1.学生对当下德育的态度。
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曾面向1000位学生组织开展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三项的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一目了然,在“立德树人”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学生普遍能认识到德育对学校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方式不受学生欢迎,学生普遍喜欢体验式、参与式、自主性比较高的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同辈影响不容小觑
《中國青年报》2018年5月29日刊载: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8%的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的影响大,其中18.9%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大。青少年时期( 47.5%)被认为是同辈人影响最大的人生阶段,然后是童年时期(25.7%),接下来依次是青年时期( 16.7%)、幼年时期(5.4%)和中年时期( 4.1%)。在受访者看来,同辈群体带给自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56.6%)、三观塑造(47.3%)和社会认知( 42.8%)上。
报道可知,其实对学生影响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同辈,而同学相互影响的渠道除了课堂另外就是团队活动,为此活动因素应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教育实践的“中国智慧”
李吉林认为,优化的情境必然会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能让他感受到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情感的的投入、情感的美化、情感的丰富,伴随着认知的发展与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统一于儿童的学习过程之中。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起于小学语文教育,灿烂于小学课堂及教育教学。然情境的价值与意义绝不止步于此,大而化之,在德育的大平台上可以绽放出更大的光芒。
4.情境德育论
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百度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
综合以上概念与观点,不难概括出学校情境德育的核心思想:学校积极创设优化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影响与发展。
二、如何创设与运用“情境”?
1.教育教学贯通全学科
在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应该是一种基于理念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操作作为。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教学服务于教育”的意识,学校中开展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指向同一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学科德育是自然内在的需要,每位学科教师都应自觉承担德育的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与滋养。其实每门学科中都内存着巨大的道德价值,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学科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育人意识,让德育无痕地渗透于课堂与学科,这样德育才能真正地生根发芽。因为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教育情境。
2.校园文化渗透全方位
《指南》明确要求,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予以保障。
一要提炼与亮化科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畅想与憧憬以及对教育终极目标的预设。办学宗旨、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学生培养目标、校旗、校标、校歌,这些能体现学校精神的内容均应积极打造,并努力做到显性的亮化。让文化来影响与熏陶学生,这是无形但极其有力的途径,这亦是最大的教育情境。
二是打造与建设特色的物质文化。“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观点。目的是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环境育人”“情境育人”。这一方面每个学校都大有可为,从校门到室牌、从道路到走廊、从操场到馆室、从食堂到宿舍、从墙面到地面……每一个空间都需要并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去琢磨、去优化,精致而温馨的物质文化定然让学生舒适于其间,成长于其间。
三是营造与形成鲜明的主题文化。在提炼与亮化科学的办学理念、打造与建设特色的物质文化时,切不可照搬照抄他校的做法,因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及有别于他校的校园文化,每个学校应结合自身的校园特色,努力形成属于本校的主题文化,例如书法特色品牌、科技创新品牌、影视文化品牌、朗诵表演特色等等,使物质、文化情境与特色品牌携手并进,相得益彰。
3.系列活动贯穿全学段
由问卷已知,最受学生欢迎并印象最深刻的德育形式莫过于精彩的主题活动。初中学生对于一些规定与纪律,认识层面易于接受,但诉诸于行动时,则往往会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传统说教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已产生了免疫性,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活动育人是《指南》要求的实施途径,要求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始终树立这一意识,积极创设丰富且高质量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成长。在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一是活动数量要尽量丰富,多多益善;二是活动主题与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切不可高而空;三是活动推进要体现序列性,切不可零星紊乱;四是活动设计要体现主动性与参与性,切不可让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五是活动形式要讲究实效性,切不可追求表面的热闹,更应关注有否走心、入心。 4.知行合一统领全时空。“高分低能”长期以来成为当下教育的诟病,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实践体验的忽略与漠视。细看《指南》实践育人要求时,我们会发现实践的活动形式纷繁多样,不可胜数;活动内容包罗万象,不可尽列;活动时间贯穿全时,不受拘泥;活动空间突破校园,不受限定。在自由度如此之大的“实践”面前,作为教育管理者更不应该放任自流,而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让“知行合一”“合”出更高的质量。首先学校在设计德育课程或活动时应树立实践意识,将传统课堂与生活实践进行连接,努力构建一个“知”与“行”紧密关联的模式,促使学生有知有行。其次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找到“知”与“行”的平衡点,做到不偏人倚,既不可一味重“知”,亦不可全力求“行”。最后应积极寻求“知”“行”互进的融合方式,譬如以行探知式、以知引行式,知行并进式,以行验知式等等。
5. 自我管理融通全過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人们普遍认识到,自我管理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这也正是当前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这是宋先贤陈亮所言。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作品《蝇王》让我们看到人性本色的同时,更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管理的迫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德育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中全方位体现这一思想。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管理的魅力;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应体现生本思想,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方便学生感知管理的魅力;积极探索学生参与学校与班级管理的模式,让学生来做一回“校长”与“老师”,口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实现知行合一。
6. 情境营造交融全社会。《指南》要求,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当下家庭教育的困惑与迷惘:欲学而无佳径、“重视”而不得法、短期而难长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始终坚持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可见家庭教育通过情境来实施相得益彰:父母相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庭气氛和谐愉快,是孩子各种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的最佳情境;积极家风是送给孩子最贵的礼物,家庭教育在情境中无痕地落实应该是每一位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在此基础上将“境”扩大至校外、家外的更广阔的社会,积极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实现社会资源共享,那个“境”更大、也更真实。
三、关于“情境”后的思考……
1.情境德育要做好顶层设计。情境的打造需要脚踏实地,落地生根,然而首当冲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做好顶层设计。作为管理者要立足现实,着眼全局,放眼未来,对《指南》的落实与“情境”的设计与打造要有统筹的思考,并结合各校实情因地制宜地精心设计,有序推进。
2.情境德育要关照学生需求。始终要强化生本意识,因为服务与提升的对象是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实时动态。切不可站在成人的视角来开展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情境,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情境德育重预设亦重生成。“情境”产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预设的质量,设计者在前期应努力做到高屋建瓴,周密设计。同时也应关注情境作用时生成的内容,并根据生成的效果及时调整与改进,特别是对下一轮同主题情境的设计起到改进的指导作用。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成是为了更好的预设。
德育目标的实现既需要通过知识化、理论化方式“学”得,也需要通过潜移默化、日常熏染而“习”得。如果说知性德育追求的是“学以悟道”,那么让德育在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强调的则是“习以养性”,这也许能为德育提供一个更加富有人性的发展图景。
【参考文献】
1.《从情感教育视角看教师如何育人—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思考》,朱小蔓、王平,《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3期
2.《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潘志平,《人民教育》,2019年第3-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