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认知偏差现象与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新一轮的就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大众创业的时代,高校内创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因此,引导高校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创业认知观有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基于此,从我国高校培养创业者的意义出发,讨论我国高校存在的创业教育主次功能认知偏差,并从中找出发展创业教育的阻碍,提出通过调整高校创业教育认知偏差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认知偏差;调整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6-0004-03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高等院校内开展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让更多的大学生解决了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创业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创业,毕业后能找到工作,这种教育目的是完全错误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积极面对生活才是更重要的教育目的。因此,高等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反过来说,具备创业精神的学生其创业活动才会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真正地提高创业素质。
一、高等院校创业者培养的意义探讨
1符合国家创新精神的战略理念
构建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理念,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高等院校也必须进行教育调整,将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融入到教育目标中去,让学生真正喜欢创新,进而对创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等院校内形成一种创新氛围。虽然在高等院校进行创业教育,但是在学生毕业之后真正选择自己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就业,因为创业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东西,还需要资金、技术、渠道、销售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学生选择创业的局限性很大,而与创业对比的就业就恰恰相反,这样就更应该重视创业精神的培养,因为创业精神对于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同样重要,带着创业的精神去工作会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1]。很多人将创业与就业的教育看成是一对矛盾体是错误的,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以创业精神的培养为主,这样教育的结果不但会为创业服务,同时也可以帮助就业的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创业教育是结合专业教育进行的,这样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学生会联想到自己的专业来进行创新,可以合理地利用学生在专业领域所学习到的内容,更好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2有利于高等院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在近几年的高校教育中已经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教育紧密联系了起来,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联合办学,地方企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工作岗位,学生通过实习来锻炼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企业中具体的工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到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培养创业精神[2]。对于地方企业来说,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可以培养为本企业所用的人才,在本企业实习过的毕业生要比那些没有在本企业实习的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中来,对于地方经济来说,让高校的大学生到地方企业中去实习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人才,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从根本上来说,将高等院校的教育与地方经济联系到一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人才。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高校与地方经济的挂钩教育有利于平衡人才结构,避免出现地域内的人才浪费;从地方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挂钩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更好地为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服务;从高等院校的角度上来说,挂钩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一个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可以让所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际,通过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3]。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考量,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培养出具备更高职业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内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有更持久的学习能力,这对其以后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功能认知错误探讨
1创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清
不管是从高等院校还是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创业教育都具备很多功能,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其主要功能,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以及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打破传统观念在对待创业问题上的态度,让学生有勇气去创业,同时通过创业知识去挖掘市场潜在的创业机会,进而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功能体现在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为创业提供了更好的商机和发展环境,学生在毕业后就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创业者的行列中来;第二种功能体现在长时间的积累,不仅仅是创业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包括创业资金的积累,家庭环境的积累,在这些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创业;第三种功能的体现就是企业内创业,学生在毕业后不管是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不允许进行创业,那么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将创新精神发挥到自己的岗位中,研究并发展企业的新事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创业教育的次要功能被放大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高等学院几年来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同时进行的还有我国创业教育的推廣,而且创业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不但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为其他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人都将创业教育的次要功能即通过创业解决就业认定为主要功能并被无限放大。这种错误认识不仅仅是社会上的看法,很多地方政府也存在这样的观点,地方政府看到了创业教育所解决的就业问题,相继出台了很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这让大学生一下成为了创业团体中的“特殊群体”[4]。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为了让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业还出台了很多帮助政策,让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到高校去教授成功创业的经验,这些行为都是将创业教育的功能归于解决就业压力,从而忽略了创业教育的主要功能。由于地方政府、国家等方面对创业教育功能的错误认识,将创业教育的次要功能无限放大,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创业教育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很多高等院校都认为检验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毕业生能否在短期内创业成功。更有甚者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短期创业率,在高校内开设了一些速成培训班,彻底将创业教育转变成了为创业而进行的教育。创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如果高等院校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会让创业教育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会以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为主要目标,通过对创业教育功能的正确认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还可以避免创业教育走入误区。反过来说,学生具有创业精神除了在创业的过程中提高成功率,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也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实现企业内创业。 三、创业教育主次功能的错误认识导致其发展受阻
1价值观教育缺失
创业价值观在一个人的创业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直接影响创业者会选择哪种创业方式、哪个创业行业、何种创业手段等,可以说创业者的行为时刻受着创业价值观的引导。但是从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来看并不乐观,并没有在创业教育中着重创业价值观的教育,而是创业步骤的灌输。发挥创业主要功能的教育应该分层级、有区别地进行,不同学历、年级的学生其创业思维也是不同的,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有区别地进行学生创业思维的挖掘,这样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使他们主动去探索规避创业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逐步建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创业教育也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业梦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创业教育的效果。
2高等院校走入课堂式创业教育的误区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各种教育中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创业教育也不例外,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目前的创业教育都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进行。创业教育采用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创业次功能的错误被放大,将创业教育的功能错误地看作是创业成功的工具,这样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会过多地教授创业成功的技巧,而适合这些技巧的教授当然会采用课堂式教学[5];第二,对创业教育认识不清,高等院校普遍认为创业成功的步骤基本都是相同的,那么只要在课堂上将这些步骤的知识点讲清楚,学生依照这些步骤去做就会创业成功了;第三,现实条件的约束,很多高等院校在创业教育的教师引入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是从实际条件出发尚不成熟,无法找到更多校外的创业成功者进校讲课,只能选择由学校的教师来代替,但是这些教师并没有创业经历,他们所讲授的创业知识也只能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并没有经受过实践的检验。
四、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功能认知的调整举措
1提高社会参与度
不管是从创业教育本身的实践性来说,还是创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来说,社会参与创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创业对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从美国的近现代史就可以看出,美国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几乎占据了总财富的90%,而美国的富翁也有将近一半是通过自己创业取得成功的,并且通过这些创业活动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中国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仍然是世界各个国家创业者乐于选择的地方,这也给我国的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环境,我国很多学历不高的社会人士也参与到创业中来并取得了成功。从创业这个角度上来说,社会上的创业教育要明显比高等院校内的创业教育成功,将社会引入到高校内的创业教育中有利于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实践创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2创业教育与各学科相结合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营造一个好的创业氛围要远比教授技巧重要得多,但是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不能局限于创业课程中,应该将创业教育与其他各个学科都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创业教育。在创业文化氛围的大环境下,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主动做一个创业精神的传播者,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融入创业精神。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中,教师应该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角度进行创业教育,将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同时也是对本门学科专业知识的巩固,可以起到很好的双重作用。从创业的角度上来说也是需要各门学科进行融合的,创业包含了市场学领域、投资学领域、会计学领域、税务领域以及其他专业领域等,多学科的参与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创业,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
3高校创业教育服务于本地区的创业者
高等院校本身就承担着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责任,开展创业教育同样应该如此,但是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欠缺,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性不强。首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没有真正的创业经历,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强。另外,一个创业教育的功能体现就是创业教育应该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带动高等院校的学生们进行创业,同时也应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创业者提供服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恰恰相反,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不但没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相反还需要社会的创业成功者进校去授课,这也是我国创业教育尚未成熟的表现。
五、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创业问题上。企业创业就是创业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让学生的创业更加顺利,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企业内创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帮助自己实现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常培荣,汪精海,毕冬梅.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42—44.
[2]陈江.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发展特征和经验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7(1):150—155.
[3]蒋豪.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孵化式创业教育及其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J].技术经济,2017(1):76—79.
[4]刘志.创业教育的本质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7(2):95—100.
[5]刘荣.美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94—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