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已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世界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而创新作为时代的主流,国家与社会在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以及创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方面越来越重视。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为主要目标,建立更加实用的教育体系与更加专业的学科系统,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通过构建创业文化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的创业方向,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必要性;问题;目标定位;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5-0013-03
  在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核心的必然趋势下,明确的规定以及强硬的保障手段代替了原来政府的宣传与号召。在社会转型与创新创业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政府对于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因为在新时代的大潮流下,不断提高人才的创业能力,才能为适应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但在实践中,即使对于创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来说,创业教育也是一个十分模糊并且颇具争议的概念,难以拥有普遍共同的认知。
  一、深刻认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知识经济对资源进行优化分配,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其将知识等许多无形资产作为主要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多新型创业人才的加入与奋斗。而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以及未来社会与国家的接班人,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专业的素养以及迅速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再经过国家对大学的创业教育,他们很容易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先进的创业理念转化为更加高层次的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前景十分广阔的今天,更加能够为我国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贡献巨大力量。
  2.开展创业教育是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创业者,需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管理知识以及组织能力,其次更需要具有对当前经济发展的预测以及前瞻意识,这就给高校培养人才与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带来了新的难题。另一个方面,新形势下,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为我国传统教育带来新的理念,以培养出可以面向世界积极探索与挑战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这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捷径。
  3.开展创业教育是疏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并且人口老龄化严重造成的社会就业压力巨大,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就业市场仍将会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难度将逐年增加。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开阔眼界,不能拘泥于一个就业岗位,而应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入創业市场,顺应创业的潮流,从需要就业岗位,逆转变成提供就业岗位的人。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减小社会压力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创业提供便捷的服务,给学生创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对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创业与创新教育在我国仍属新鲜事物,虽然国家与政府在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创业教育发展,但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前瞻性与应有的魄力,主要是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内教育界对创业教育认识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国内高校现在基本处于认识程度深的推进力度大而认识浅薄的并不重视的尴尬局面,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实施与推进还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科学的体制。
  2.创业教育的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层面,以课堂上的教育为主,教学没有新颖的课堂模式,使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教师讲课一味死板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教育只能局限在课堂上,没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与机会。教师与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也基本不联系,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与评价。
  3.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一个新的事物,由于创业的特殊性,因此对教师的能力以及专业水平要求极高。因为其特殊的实践性与枯燥的内容,使得教师必须具有强大的课堂操控以及渲染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绝大部分并没有真正的创业经验,对于市场发展与运作也没有亲身体会,所以课堂教学只能局限在简单的理论以及概念等抽象的方面,无法以自己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无法在学生以后的创业实践中提供及时与有效的帮助。而且繁重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得教师产生敷衍的想法与行为,对发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对创业教育进行探讨与研究。
  三、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1.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化教育的不断普及,国家立足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高度做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但同质化现象仍存在于不少院校中。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改革与管理指导,仍然是教育部门所关注的重头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高校转型与创业教育已然是必然趋势。因此,创业教育,特别是新建院校的创业教育都应该基于传统教育模式发展更合理的教育模式,将以往的注重学术人才转型为应用人才的培养,以侧重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为目的,培养出更注重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创业教育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原则,大学所承担的职责不仅仅是培养相关人才与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社会服务也是大学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尤其是新建高等院校,更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建设与发展地方经济为目标。而随着我国所处的经济转型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的阶段,新建地方高等院校所承担的职责将更加重要[1]。随着调整产业结构步伐的加快,创业教育更应改革调整教育发展方向,根据地方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定向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减轻国内就业压力为目标,培养出复合型的创业人才,以展现地方发展特色为目的,促进地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结合。   3.创业教育应注重构建应用型学科体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高校应将建立应用型学科体系作为学科改革的主要任务。新建地方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应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中心。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需要的人才培养出发,加强注重技术性的复合型学科的建设,以不断完善与发展学科构建体系的方法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创业创新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各学科的交流互补丰富内容,促进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更好地为专业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创业教育应加强实践教学,贴近创业实际
  实践教学是创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认知,也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使学生通过自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亲身实践增加经验的有效平台。新建院校以培养社会与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内容更应注重应用与实践性。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解答专业上的问题,更要强调学生对于一些非认知性内容的体验,同时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创业教育也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 注重实践,根据社会与行业需要定向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模式,重视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加强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的结合,实现教学生产与研究一体化。
  四、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1.以创业文化激发创业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然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良好的学校氛围与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与理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各高校应将创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从而激发学生创业实践的兴趣与魄力,促进学生基于自己个性的多元化创业发展。
   将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应在师生群体之间营造鼓励创业、敢于创业、有能力创业,同时鼓励宽容失败、理解失败并且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积极文化氛围[2]。高校相关部门应加强自身对于鼓励实践并服务于学生创业的认知,制定对于创业实践者帮扶的措施,通过不定期举办相关活动,营造校园内积极创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切身体会与领悟创业的意识与精神。学校管理方还应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政府制定相关帮扶政策,来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良好便捷的外部环境。同时,学校更应该重点关注人才的培养,对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指导与便捷服务,通过宣传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对其他学生形成带动效应,以激发学生敢于创业的决心。
  2.以专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專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探究的钻研精神,而专业教育本身具有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创新中所需要的条件。学校方面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与年轻人特有的创造性,为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的校园氛围。其次,学校打破传统教育应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的束缚,提高对考试过程的重视程度,构建学科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机制方面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构建一套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建立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相关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进程的安排,注重课堂效果课后反馈与对课程的及时调整。
  3.建立以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内容体系
   虽然创业教育与商业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并不能将创业教育的概念与经济管理类学科混淆,产生经管专业教育的堆积物。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发展由基础、横、纵三个坐标轴组成的三维体系。根据“三维坐标系”从基础方面而言,专业、基础以及第二课堂等教育的改革应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作为核心理念与发展道路[3]。就横向而言,创业管理应当以创业的准备管理以及规划等一系列创业路上所必须的准备条件为核心内容。就纵向而言,创业管理应以实际的能力为主,例如对机会的把握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处理能力等创业路上所必需的能力要求所形成的完整而科学的管理机制。即使创业管理与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管理有着本质的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很明显,所以创业教育要走出自己鲜明特色的路子。
  4.建立基于学生不同需求分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
   不同学生对于创业有着不同的想法,有积极想要创业的,也有不愿创业的。所以创业教育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必修知识,但不能强迫每名学生接受完整的创业教育,也不能强求将每个人都培养成为成功的创业人士。所以创业教育应分层次地根据学生所需开展,重点系统地培养创业欲望强烈以及能力突出的学生,对于对创业没有兴趣或创业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基础性的教育即可。
   创业教育不仅要顾全眼下,更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需求。有些学生愿意在当前形势下进行创业,然而更多的学生是在工作中积攒经验与对经济发展的观望后产生创业的意愿。所以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仅仅要注重培养有能力、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创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学生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来自校方与社会的帮助。
  五、结束语
   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教育工程,应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社会资源,以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人才。以推进教育改革以及构建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校园内文化,学校联合地方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等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建立分层管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对于隐形知识教育模式的改革发展,实现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宝翠,张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路径与机制——基于对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11):63—68.   [2]李長萍,吕安琳,方亮.创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2):28—31.
  [3]温涛,王维坤,郭欣,李扬.基于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目标定位的民办高校科学发展路径——以辽宁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5(2):37—41.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YANG Ru
  (Anhui Artistic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People’s life style and ideology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with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oday’s world, whatever aspects of competition, it is essentially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s and the competition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s the mainstream of the times has gaine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innovative ideas and models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for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as the main objective, establish a more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a mor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education we can stimula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guide students’ dire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rain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necessity; problem; aim orientation; practice path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