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和构建,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城市间以合作为主、竞争升级且立体复杂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成为主流。文章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城市竞合情况进行梳理,为上海大都市圈中各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全方位一体化中把握机遇、扩大优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海大都市圈   城市群   协同发展
  2018年国家正式公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明确了上海的远景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和任务举措。上海大都市圈的重磅登场,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协同进入新阶段。
  上海大都市圈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力量
  加强规划引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上海2035”为上海未来近2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市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并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挥了空间协同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区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从而加强了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功能、交通、环境、设施方面的衔接,最终促进了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强化战略协同,构筑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新优势。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适应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机遇,有利于复制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快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更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从而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上海2035”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其优化了产业布局,推动了产业链深度融合,并通过共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助力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高地。
  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打造长三角更优营商环境。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了规则相同、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有利于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推动了其内部各城市政务协同、监管协同、服务协同。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的SWOT分析
  机遇。上海的战略地位提升,其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国际化水平向高端迈进,其产生了正向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以上海为枢纽的国家交通中心的建设,将形成以高铁、航空为主的速度快、辐射半径广的交通优势区域。这会催发要素配置方式变革,从而促成经济运行模式革新。
  挑战。长三角战略扩容的影响日益加大,上海都市圈的空间重塑带来了此消彼长的新格局。上海大都市圈的互动合作机制缺乏足够的协调性,各地专项发展规划、重要布局、实施措施与上海总体功能布局的衔接性差。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机制面临挑战,如自贸区建设的复制推广力度不足、长三角区域无纸化通关的比例和水平还需提高,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和单证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口岸执法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存在一定障碍。
  优势。总体来看,上海都市圈周边城市产业基础好、种类全、质量高,处于国内一流制造业基地和国际制造业分工前沿,基础优势明显。面对区域一体化新格局,都市圈内城市层级结构合理,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城市,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等依次为二、三级城市的多中心城市体系。与此相应,城市群各城市形成了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这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城市格局,为进一步发挥上海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城市间互补优势持续显现。上海大都市圈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较好,都市圈内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推进较快,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劣势。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创新性存在差异,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周边城市总体创新性不足,缺少创新型企业群,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低,创新能力在各城市间存在落差。上海大都市圈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从周边城市近期的人才供给来看,面临人才储备不足与教育改革滞后的双重束缚。都市圈生态安全屏障较为脆弱;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大都市圈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实施,生态效益难以得到协同高效发挥,区域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有待加强。
  上海大都市圈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分工與定位分析比较
  本文借鉴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等专业机构和各界学者对长三角城市所作相关研究,根据城市综合竞争力、合作竞争格局、地理交通关系等,将上海大都市圈划分三个层次以此把握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发展脉络。除核心城市上海外,都市圈内第一层次为杭州、苏州;第二层次为无锡、南通、宁波、嘉兴等若干城市;第三层次为常州、绍兴、湖州等城市。本文对这三个层次城市的竞合情况作出梳理,着力对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特色进行轮廓勾画。
  (一)苏州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分析
  苏沪关系构成了长三角最天然、最密切、最关键的城市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苏州通过主动融入上海,实现了其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上世纪80年代,苏州破开计划经济的藩篱,通过“星期日工程师”等方式,接受上海人才、技术的辐射;通过联营协作,接受上海资本辐射;通过产品配套,接受上海市场辐射。上海以服务业、制造业双轮驱动为典型特征,其经济结构、质量效益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至69%(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6.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苏州则以制造业见长,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接近50%,增加值达8236亿元(2017年)。同时,苏州与上海相比,服务业差距明显。上海以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为标志的全要素增长水平明显优于苏州。高质量的发展既反映了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全过程,也体现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态和环境源于高层次的思想意识和制度培育。对于上海而言,在把握资本密集的基础上,趋于强调技术转化、人才创新;就苏州而言,则是发挥产业、技术密集的优势,迎接上海为基础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四新”(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经济的转移。新世纪,苏州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提出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服务上海、接轨上海,并将其确定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在大跨度、大产业、大格局的合作背景下,苏沪关系迎来“金婚蜜月”期,合作将远大于竞争,高水平协同发展将成为主要特征和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核心指向。   (二)杭州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分析
  从产业看,杭州市牢牢把握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机遇,并立足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已形成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截止2017年,杭州人均GDP超2万美元。同时,杭州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卫视、吉利汽车等知名企业,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最高城市。杭州特色经济小镇建设瞩目,其目标是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3%,其文化产业优势显著。杭州的弱项在于县级市发展偏弱,千亿级产业部门较少,且没有万亿级的产业部门,这使得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能级具有不确定性。
  (三)都市圈其他主要城市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分析
  无锡:无锡市与苏州共性较多,距离上海略远,但拥有机场,在未来沿江铁路中涉及江阴一站。无锡市经济发达、城市化率高、产业布局合理,但缺乏万亿级重大产业,规划为未来上海大都市圈的一极。
  南通:临江临海拥有港口且靠近上海,但港口优势未尽发挥。南通市正加紧建设沪通长江大桥和数条过江高铁,其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升。南通市着力点于发展上海港闸区经济带,其集聚和吸引了上海的科技创新要素,目前已列为上海大都市圈的一极。
  宁波:宁波市是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定位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力争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宁波工业实力在长三角仅次于沪苏,舟山港是第一大港。宁波市民营活跃、制造业“两头在外”、品牌众多,但欠缺外部合作的主攻方向和纽带抓手,其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近年来宁波市推进金甬、甬舟、沪嘉甬、城际铁路项目,谋划甬台温、沪甬跨海铁路,增强港口发展能级。但宁波市在利用上海、杭州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方面缺乏差异化定位。由于宁波市在高端制造业、地方金融业向有独到之处,有可能依托“东亚文化之都”来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一极。
  嘉兴:提出了“质量效益时代”,引育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开展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嘉兴市积极推进沪嘉杭铁路、通苏嘉铁路前期研究,力争秀洲高新区、南湖科技城纳入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范围。嘉兴市拥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省校合作示范区,并已融合地方发展。嘉兴市通过开发区空间整合、互联网产业发展,打造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从发展策略和趋势判断,嘉兴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一员,其内生发展存有不足,外源策动成为战略核心,接轨上海、杭州湾两大发展“引擎”。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致力融合发展,共建创新合作先行区
  要充分发挥上海在市场、产业、科技、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要围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方面与城市圈内各城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交流合作,加快营造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的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和举措,推进开放创新的科技服务,加快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从而共同打造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打造创新合作先行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圈内各城市战略协同、创新协同、主体协同,并要结合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使之主动对接上海新一轮发展规划。对此,要通过建立创新合作先行区,促进资源、要素在上海都市圈内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并要建立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联盟信息数据平台,建立区域规划战略协同机制、基础设施互通机制、新兴产业耦合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生态环保共治机制,从而将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品质生活的领航示范区。
  (二)服务区域协同,建设活力有序的市场环境
  大力推动上海大都市圈营商环境一体化,全面深化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区域重大改革成果清单,推动区域改革联动。进一步营造开放公平的投资贸易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方位高水平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国际贸易更加高效、便捷。并要营造公开化、规范化的政务服务环境,努力提高政务水平。要通过营造更具竞争力、高效、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实现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更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接市场规则,建立协调机制、并完善区域协同联动机制,以此实现区域市场融合发展,打造上海大都市圈市场一体化示范区。
  (三)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交通及信息一体化网络
  建设上海大都市圈“一张网”交通体系,增强城市间路网可达性,全力推进沪苏湖城际高铁、通苏嘉城际铁路、苏南沿江铁路、沪通铁路二期等重点高铁建设项目。推进轻轨公交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苏州轨交S3线、轨交4号线东延与上海轨交17号线对接,加快建设汾湖—东方绿洲BRT公交,以此打破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在信息方面,要建设高速一体化的信息网络。通过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的方式推动涉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要大力推动5G产业建设,打造从芯片、算法、网络设备到终端的特色5G产业链,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工业制造智能化速度和进程。
  (四)推进共引共用,打造国际化人才资源战略高地
  上海大都市圈要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通过政策优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提升人才乐居品质,强化人才综合服务。结合都市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发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资源,提高国际人才的交流力度,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集聚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全球化人才资源战略高地。上海大都市圈内各个城市要错位发展,共同引进国际高端人才,防止无序的人才争夺。通过构建海内外人才、项目、资本、技术、市场、服务共享共赢的对接平台,打造离岸孵化、开放式外包的国际高端科技人才供给与服务聚集地,加强上海都市圈各城市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将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纳入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范畴。
  (五)致力共管共治,建设美丽宜居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一体化合作方面,上海大都市圈要健全環境治理协同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海大都市圈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都市圈内现代化程度高、产业类别齐全,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行业分布集中,机动车、船保有量大,整体生态环境面临挑战。故实施生态保护合作、推进大都市圈的生态保护一体化进程,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发展要求,通过共同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张志伟.京津翼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9(4)
  2.陈文彬,王梅.上海大都市圈交通协同发展[J].交通与港航,2018(4)
  3.陈劲松.重新认识大城市和大都市圈[J].城市开发,2016(22)
  4.李健,宁越敏,石崧.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6(3)
  5.钱亦杨,谢守祥.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