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某制鞋厂苯危害健康状况监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为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摸清该制鞋厂生产场所职业有害因素状况,给企业进行职业有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该制鞋厂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监测和分析,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苯 ;工人 ;职业危害 ;生产场所
【中图分类号】R76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7-047-02
一般情况该制鞋厂座落于我市某县城东4公里工业园区内,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22000万元,建筑面积8990平方米,目前共有6栋厂房,设置8条生产线, 设备布局基本合理,工具、材料摆放整齐,地面和工作台面无集尘和其它污物。生产过程为密闭系统,排风扇和局部抽风机设施较少。一线生产工人770名员。各工种实行三班三运转制度,平均每班工作8小时(加班较多)。主要生产旅游鞋、女性时装鞋。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含苯粘合剂,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有苯。长期接触苯作业的工人,特别是接触高浓度苯作业的工人,常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症状或体征。严重者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本文选择该鞋厂接触苯作业的工人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测定车间空气中苯浓度,并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探讨苯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作用,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预防苯中毒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该制鞋厂接触苯作业的工人 190 人,其中男78 人,女 112人,年龄 l9 —44岁,平均 29 岁;从事苯作业工龄0.6 —4.6年,平均 2.6年。另选不接触苯作业的后勤管理人员180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75人,女 105人,年龄 24—45 岁,平均32岁。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苯)监测采样原则,对该鞋厂的生产车间23个作业点进行现场采样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苯含量。血液 W BC、Hb、PLT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肝功能和HBsAg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验室测定。
1.2 一般情况调查 指企业的基本概况,主要工艺流程,主要原料及产品,职业有害因素及分布等。
1.3 采样检测仪器 毒物定点采样器,毒物个体采样器,分析天平,气相色谱仪;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均在计量部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
1.4 采样方法 按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定点采样:即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采样,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为15min,连续采样三个工作日。
1.5 分析评价依据 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有害物质个体采样:每日一次(一个工作班),每次采样应为8个小时,连续采样三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
2 结果
2.1 车间空气中苯浓度 23个作业点中,有15个作业点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PC—STEL 10 m g/m3),采样点超标率达 65.2%。苯浓度范围 6.7—58.8 mg/m3,平均 浓度32.7m g/m3,超过國家职业卫生标准2.2倍。
2.2 苯作业工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对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 ,发现苯接触组具有头晕 、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乏力及牙龈出血、鼻出血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 )。见表 1。
2.3 外周血W BC、lib 和 PLT 水平,检查苯接触组工人和对照组工人的外周WBC、Hb 和 PLT,按 WBC 正常值不少于4.0×109/L,Hb不少于110g/L ,PLT 不少于 100 ×109/L ,进行评价。见表 2
2.4 肝功能和 HBsAg 检查结果 对苯作业工人和对照组工人进行肝功能和HBsAg检查,结果显示:苯接触组 27人H BsAg 阳性(14.8%)4 人 ,5人ALT 升高(ALT 大于 40 U/L);对照组 21人 HBsA g 阳性(4.8%)1人 ,未见 A LT 升高者。
3 讨论
本调查中苯接触工人出现一些职业危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车间空气中苯浓度超标,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没有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②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般每天加班二个小时,有时加班更长 ,周末基本上不休息;③工人中大部分为青年女工,一般认为青年女性对苯的敏感性高,容易发生职业损害;④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大部分在同一车间,没有按照有毒与无毒作业分开的原则进行,使本来可以避免接触苯的工人同样受到苯的危害;⑤工人对苯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了解很少,企业没有认真履行职业卫生培训的职责。
4 预防措施
①厂方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制定毒物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具体的处置措施,完善应急救援设备的配置,并对救援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②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岗位,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健康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对可能发生急性健康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③完善防护设施和安装防护设备,如在工作场所内安装负压式排风扇和局部抽风机等,保证工人正确并坚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④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 ,提高广大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明确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加强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是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汇编(2010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编著)
[2]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
[3]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6版)
[4] 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周中平 赵寿堂编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