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蔬菜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蔬菜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其非化学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应用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非化学;防治;生态调控
   所谓的病虫害非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指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针对其出现的病虫害现象,采用化学防治措施之外的各项措施,例如: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等。非化学防治技术一般不涉及使用化学农药,保证蔬菜产品安全无残留、或只有极低的无毒残留,更不会出现有害物质超量超标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对自然环境与土壤生态带来任何的负面影响。
   1翁源县蔬菜病虫害发生概况
   翁源县气候环境优越,是广东省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是中国“三华李之乡”、“兰花之乡”。且光照和雨水比较充足,冬季的无霜期比较长,非常适宜蔬菜的生长,是岭南地区最为重要的蔬菜产区之一,供港农副产品主要的集散地。同时,这种优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为农作物害虫的繁殖、活跃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调查研究显示,该地区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极容易发生病虫害,以黄瓜霜霉病、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茄果类青枯病为主要病害,以蚜虫、黄曲条跳甲、小菜蛾和菜青虫为主要虫害。
   2蔬菜生态调控技术
   对蔬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预防是控制的基础,其核心是通过预防技术的实施来创建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蔬菜健康生长,同时增强蔬菜内、外部对有害生物抗性和补偿作用,有利于有益生物繁衍,遏制有害生物的发生蔓延,达到蔬菜、有益生物、有害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从源头上减少病虫病害的危害程度。
   2.1选择抗病品种
   主要是利用蔬菜品种的抗病性,以实现对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众多的非化学防治技术中,由于该技术无需另外投资,它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利用蔬菜抗病品种,已经对蔬菜病毒病、枯萎病、黑覆病、结线虫、番茄叶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实现了有效的防治。
   在具体使用该技术的时候,应注意:首先要关注品种的商品性,其具有极高的市场经济效益;其次,该技术必须要与栽培技术相结合,满足蔬菜生长发育所需求的条件;最后,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鉴于抗病品种的抗病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变异,在对抗病性不强的品质使用时,仍需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增强防治的目的[1]。
   2.2热处理种子技术
   主要是利用某些病菌对高温耐受力强的热点,采用的杀灭种传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具体进行热处理种子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有干热和湿热两种处理方法。其中,干热处理方法就是将蔬菜的种子放入纸袋中,再放入恒温箱中,在70°C以下,保持72h,将种子所携带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等进行杀灭;湿热处理即是利用温汤浸种。在进行该处理技术的时候,鉴于不同的种子所使用的温度存在差异,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在对黄瓜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种子包在纱布中,并在温水中不断揉搓,去除中间的空气之后,再放入60°C水的盆中,不断揉动种子,同时,利用外面大盆进行加温处理,使得大盆中小盆的温度保持在55°C。经过15min之后,将种子放入到冷水中进行降温处理即可。
   2.3嫁接换根
   嫁接苗由于不以自生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而是借用与其有亲和力的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氧分,避免了土传病害从根部对蔬菜进行直接侵染,使染病机会相应减少,发病明显减轻。就目前而言,这项措施已经被充分应用于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等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并且已经成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该技术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好砧木,确保其与接穗之间保持较高的亲和力,并且砧木不能影响所嫁接品种的原有口味。其次,在定植时,不可将接口埋在土下,否则就会诱发其接穗长出新根,使其和土中的病菌接触进而得病;最后,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砧木上发出的腋芽进行打掉,以免和接穗发生养分争夺的现象,进而影响接穗的发育。
   2.4清除病残体
   在蔬菜病虫害进行非化学防治过程中,可以将染病的茎、叶、花、果等清除出田,以免病菌扩大蔓延。在具体进行清除蔬菜病残体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封口塑胶袋将病叶、病果进行收集,并到指定的地点对其进行集中统一的处理,以免病果破坏后产生大量的孢子分散,进而导致病菌的人为传播。此外,在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病残体清除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选择最为适合的时机,通常在发病初期,只需要将病部,连同一部分潜伏有病菌的叶组织进行清除即可,尽量减少伤口。
   2.5轮作倒茬
   主要是利用病虫害寄生转化型,以及害虫取食的选择性,以达到对蔬菜病虫害进行防治的目的。通過不同科蔬菜间的轮作,有效减轻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对于一些土传的病害具有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针对病原菌寄主范围,如:灰霉病、根结线虫、甜菜夜蛾等,可以充分利用轮作倒茬技术进行预防;其次,在进行轮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作物轮茬的间隔时间。一旦轮作的时间较短,可能会影响防治的效果。
   2.6间作套作
   该防治技术主要用来对番茄和辣椒病毒病进行防治,其原理是充分利用高杆作物为载体,为蔬菜的健康生长营造一个不利于病毒发生、发展的好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在使用该技术的时候,要注意农作物的比例,例如:利用玉米间作为防治辣椒病毒的时候,一般为2行辣椒间种植1行玉米,且玉米的株距为1m。此外,还要对玉米的播期、定植期进行确定,否则一旦玉米定植过早,植株过大,不仅会影响辣椒的发育,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辣椒疫病的发生[2]。
   3结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追求,当前市场对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消费者对食物自身品质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综上所述,针对蔬菜的生产技术探究是非常必要的,非化学防治和生态调控手段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永亮.浅析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23):74-74.
   [2]余发根.蔬菜病虫害非化学防治与生态调控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03):4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