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此后这一教学理念进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摸索初中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高效教学策略,应当注重教学文本的选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非连续性文本”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承载信息的媒体大多是多维分布的,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特有性等特点。这种呈现方法逻辑性不强,更加具有生活化的特征,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促进学生立体思维发展,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促进学生的全面高素质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摸索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高效教学策略,探究如何在发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一、转化理念,融合不同教學方式
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的基本功。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相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更完善成熟的连续性教学模式。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体系尚未形成,但基于连续性阅读教学模式成形的肥沃土壤。因此如何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衔接与转换,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有机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设计一个好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直观具体的图像或者表格,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主观上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再通过连续性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记忆进行加深。或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加深学生对所需掌握知识的记忆,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聚焦备课,注重教学文本选取
(一)重视把握课本内容,充分利用综合性语文教材
1.重视把握课本内容。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够帮助学生海量快速地吸收信息。比如上网搜索“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网上会出现多条不同形式的解释。同理,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首先,应当关注的是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初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插画,对于加深学生理解书本内容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教授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教材中有一幅山青水绿,潮平岸阔,旅人停泊山下眺望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描绘插图上的事物:游客路过山下,往四处眺望,老翁拨动船桨使小船在翠绿的湖水上缓缓向前,两岸与江面相平,给人开阔的感觉。自然地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描述当时画面的句子,适当加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加深,增加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学生也在阅读插图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与作者情感交融。能够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2.充分利用综合性的语文教材。综合性语文教材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对非连续性文本做到有效运用,引导学生主动设计一些非连续性文本,增强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有效利用课外非连续性文本
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量的积累密切相关。教材中的阅读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不能够满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需求量,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课外资源,设计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许多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例如衣服的商标上会标注洗衣注意事项、制衣材料、品牌标识等,街上随处可见广告牌,商店里的促销广告等。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非连续性的文本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将学生的阅读和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进行阅读和学习,将自身的知识也得到了融会贯通。可组织主题性黑板报和手抄报的展览,呼吁号召学生参与制作,让他们主动收集课外非连续性文本资料。
三、联系实际,组织合理教学内容
(一)根据学生实际,确保教学目标合理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应该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地位,结合学生实际,设身处地地站在自己学生的位置来考虑教学内容,联系《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核心目标就是增强认知水平以及阅读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整合,在简化教学内容的同时确保对教学内容能够做到充分掌握。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及阅读水平的增加,教学目标的难度系数也应当是逐渐递增的。例如在分析课文插图时,针对低年级学生,要求掌握的内容就是从插图中了解故事情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则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启发他们去思考深层次的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连续性文本内容转化为不同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例如将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将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现。
(二)目标联系生活,确保理论实践强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这种教学模式和现实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阅读的重要性,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时应当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把语文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生活化。这种做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促使学生把课内外所学到的知识碰撞和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使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高,语文教学效率随之上升。
四、结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已经成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热点。将连续性文本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结合,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把握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综合性语文教材,有效运用课内外非连续性文本,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云.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
[2]李云文,李华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以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为例[J].语文建设,2018(31).
[3]陈莉莉.认识阅读教学的另一扇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4]杨乾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1).
[5]林春含.基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9).
[6]朱玲娟.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策略探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9).
[7]宓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设计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5(8).
作者简介:任娟,女,1985年生,四川南充人,中学语文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