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药品使用说明书”是非连续性文本的一种,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时可通过文体转换,将其转换成连续性文本——剧本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此降低学习难度,借用连续性文本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 本连续性文本 文体转换 剧本化
  我们知道,就总体而言,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本可分为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两大类。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只占很小一部分。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在形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已习惯了阅读连续性文本的大多数小学生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接触这类文本之初就显得有些不太适应。然而有意思的是,现实生活却充斥着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这是顺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作为未来公民的小学生应该也必须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学会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事实上,非连续性文本的种类有很多,如表格、广告、地图等,其中有一类便是“药品使用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这类“说明书”事关健康,阅读时容不得丝毫马虎,理解必须绝对正确;一旦用错药,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让小学生学会正确阅读此类“说明书”。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练习四中就安排了以“清热解毒胶囊”的使用说明书为例的专门训练。为此,笔者仅以引导小学生阅读“清热解毒胶囊”的使用说明书为例,着重谈谈尝试通过文体转换,将非连续性文本转换成连续性文本,借用连续性文本的优势,运用剧本化的方式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文体转换有基础
  之所以尝试采用文体转换的形式,运用剧本化的方式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因为四年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完全可以接受文体转换这样的思想,并能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1.具有一定的文体基础
  在这之前小学生已接触过剧本,拥有一定的文体基础。原来剧本先于非连续性文本出现在教材中,在“说明书”之前就已出现了体裁为剧本的文本《公仪休拒收礼物》。通过学习,小学生对剧本已有了初步感知,初步掌握了剧本的一些基本特点。他们对这种首次出现在视野中的剧本有着浓厚兴趣。现在正好可以借用剧本这个平台,发挥其优势,为学习非连续性文本提供帮助。
  2.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充满了活力。他们喜欢表演,有着强烈的表演愿望,活潑好动正是小学生鲜明的年龄特点。将非连续性文本“说明书”转换成连续性文本,以剧本化的形式展开教学,也就意味着小学生将比原来多获得一次表演剧本的机会。这就满足了小学生的表演欲望,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具有一定的训练基础
  其实在这之前小学生已经历过类似训练。剧本化教学其实是带着学生一起去经历文体的转换、体裁的变换。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形式的转换尚属首次,但其他形式的文体转换早已在悄悄进行。只不过是没意识到而已。如低年级时常进行的看图写话。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图片”写出通顺连贯的“一段话”,这种训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就是将以“图片”为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转换成以“一段话”为形式的连续性文本。而现在的转换,不过是将以“说明书”为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转换成以“剧本”为形式的连续性文本。从本质上说两者都属于文体转换,不过从难度上而言,本文所述的转换难度要更大些,可把它看作是“看图写话”这类转换的升级版。
  二、文体转换有条理
  剧本化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否将非连续性文本“说明书”顺利转换成有一定质量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并表演的剧本。但剧本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铺垫,需要适当地分解难度,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并接受的过程。因此这样的文体转换需要按部就班有条理地进行,笔者就是按照“三步法”带领学生行进在文体转换的道路上。
  1.研读文本,获取信息
  尽管“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有着很大不同,但两者都是文本。既是文本就值得研读,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出示文本后提出问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你认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在交流的基础上追问:“你的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取的?你认为该怎样阅读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捕获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使小学生很快关注到“说明书”中最为重要的“要点”与“概述”这两大部分,进而形成阅读这类“说明书”的策略。
  2.首次转换,制成表格
  为使获取的信息更直观,有必要将“说明书”转换成表格形式,这是第一次进行文体转换。表格分二列,第一列是“要点”,第二列是“概述”。转换成表格其实是将“说明书”从非连续性文本的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目的是让小学生一看此表就能知晓“说明书”全貌。通过这样的文体转换让学生明白,非连续性文本间可以互相转换,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之间行走。首次转换的成功,有效激起了小学生再次探索的欲望:那么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之间应该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转换。这就为接下来转换成剧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3.再次转换,形成剧本
  在首次转换顺利完成的刺激下,学生抱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了二次转换之中。于是很自然地进入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之处。也是关键之处——将非连续性文本剧本化。为减轻压力,降低难度,笔者对这二次转换进行了适当分解:每两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选择表格中的某一“要点”,将“概述”内容转换成奶奶与孙女间的对话。通过模拟对话。把内容清楚地展示出来。将围绕每个“要点”进行的对话记录下来,适当润色后就成为台词,于是,剧本的一部分台词就诞生了;其他与各“要点”相关的台词用同样的方式产生;将围绕各“要点”形成的台词串联起来,剧本也就基本成型了。在形成剧本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展示了小学生的阅读智慧与应变能力。剧本中有个比较特殊的环节,那就是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学生提出建议:应把它安排在服药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不良反应”与其他内容是不同步的,不会在服药后马上出现,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大家约定将“不良反应”的出现放在服药后的第二天。于是剧本中就出现了第二天奶奶捂着肚子询问小芳的场景。剧本诞生后就可按剧本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读、议、演、评”中达到学习目的。
  三、文体转换有收获
  文体转换下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能取得预期效果是有一定原因的,具体如下:
  1.发挥了连续性文本的优势
  与非连续性文本相比,连续性文本有着巨大的优势,小学生接触更多的是连续性文本,他们更愿意接受并认同的还是连续性文本。小学生与连续性文本间存在着近乎天然的亲近感。相对来说,小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就陌生多了。将非连续性文本转换为连续性文本,采用剧本化教学方式,就是发挥了连续性文本的优势,扬连续性文本之长,避非连续性文本之短,达到了扬长避短的效果。
  2.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文体转换的形式来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对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尚属首次,成功与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正因如此,也有效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多小学生显得相当兴奋,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再说,让所有的小学生都参与文体转换、编写剧本的全过程,大家分工合作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成了剧本的编者之一。面对亲手改编的剧本,亲切感油然而生,拉近了学生与“说明书”(非连续性文本)的距离,那么接受非连续性文本也就容易多了。
  3.提高了小学生学习的效率
  文体转换的过程就是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文体转换,使原本冷冰冰、毫无情感可言的“说明书”具有了更多的人情味,拥有了更多的语文味,给人以更多的亲切感;文体转换后开展的剧本化学习活动也就更贴近学生,更容易贴近小学生擅长学习连续性文本的习惯,学习起来便会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这样有效降低了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难度,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有助于他们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