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组经过长达两年的深入调研,为河源霍山景区引入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多番论证。此文通过基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优势、创新性建设方向及建设条件的现状分析,为基地建设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客家文化研究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全国各高校都在逐步开发一批定点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为例,该校在2017年的工作报告指出,校内二级学院应以增设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河源霍山景区依托其独特的地貌及历史沉淀,奇绝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内涵的客家文化相得益彰。透过在该地区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引领学院师生参与到霍山与客家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中去,既能带动相关的产学研项目,又能形成鲜明独特的办学特色。现将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性、现状及建议总结如下:
一、基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
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组,早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多次深入霍山景区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村落调研,并撰写《霍山景区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村落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河源霍山景区,地处广东省河源市田心镇,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霍山以酒瓮石、灵山寺與周边民居建筑形成的核心景观带,呈现了风景、佛寺、民居三者高度统一的自然人文地貌,拥有其多维的实践与体验色彩。霍山景观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霍山的人文空间结构,对启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人文理念中景观空间的设计运用;锻炼学生在大自然中的观察、提炼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及素质修养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故此,从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而言,把霍山及其辐射之古村落区域打造为大学生实践基地,不但切实可行,并且意义深远。
二、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四大创新性建设方向
新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配合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拟紧抓四个方向,以“校企合作”的模式逐步推进:
(一)客家文化及艺术研究
目前,客家文化保护、传承和研究已成为民俗学、文艺研究等学科的重要课题。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完善与发展,能作为一个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开放、面向海内外的资源平台,有效为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民族与民系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当地客家文化的本土元素。而我校师生亦可通过对该基地资源的便利使用和研究,融入到中国客家文艺保护和构建的伟大进程中去。
(二)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品牌形象建设
霍山景区艺术品牌形象是该地自然资产保护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附加值的重要依托。我校项目团队可透过品牌识别、传承、延伸等手法,从品牌核心价值、商业策略与艺术文化三方面,为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打造显性的品牌表达。进而面向全国,吸引兄弟学校前往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实践基地及旅游景区商品开发设计研究
准确为基地品牌形象定位,并设计出识别度高、传播力强的品牌形象。课题组拟结合企业形象品牌形象识别、旅游商品、开发理论及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从视觉传达角度探讨霍山大学生实践基地品牌形象。同时,可高度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用本土民俗及当代视觉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塑造霍山景区的品牌认知度,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四)“客家文化创作产业”
作为客家地区的河源龙川,如何发展本土文化特色,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激发当地新经济地区经济活动的潜力,在今天全球化趋势的大环境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项目团队可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订立有关客家产业的“客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其目的即在于结合具有文化产值与当地特色的工艺产品,使之成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三、当前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前期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一)基地的教辅条件及设施尚未满足实习教学发展的需求
(1)实践基地教学区域及场所规划模糊。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应有教学区,生活区,陈列区,实践路线等区域的规划。现时,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在室内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这些教学手段是否也能应用于基地的教学区域中,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2)实践教学路线的开发亦未进入日程。霍山的地形崎岖险要,有一些山道相当狭窄,如何在开放作旅游用途的同时安排教学活动,并考虑其安全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再者,如果在一个时间段里同时有几个教学班进行实践学习,而他们都只能挤在同一条路线上,定当影响教学质量。
(二)实践基地的管理问题
基地一旦建成后,会陆续向各二级学院,甚至外校的教学团队开放。教务管理如果仅有带队的专业老师负责,将会出现很多管理混乱的问题。况且如果带队的专业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在有限的教务经费下完成教学的组织、安排。想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并推进教学改革必定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实践教材、教学手段的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
目前,艺术学院外出的实践课程并没有配套固定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仅沿用较为传统的展示型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因为不能得到充分的观察及引导,只能走马观花地完成实践环节,不能系统、高效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培育质量。
四、综上所述,构建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如下
(1)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教学课室外,还需建设展示陈列室。主要用于成列优秀师生作品及各种考察图片。
(2)建设基地资料图书室和学生实习档案室。图书室能有效保障师生及时找到有助于自己学习或工作的文本资源。资料档案室则用以存放实习基地相关的科研资料,实习报告和优秀师生作品。这种建设是把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累积起来,为日后的教学更好地服务。
(3)建立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室内教学。在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前,专业老师有可能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室内教学。该类课室也是恶劣天气情况下,保障学生仍能高效自学的必要场所。
(4)编写霍山景区写生教材,同时也需修订教学大纲。建设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学习课程网站,分阶段完善实践教学的模式。首先,制作教学视频录像。然后制作所有实习路线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也可进一步利用3D及交互技术制作霍山景区虚拟活动空间,让外界在互动中深刻地了解景区特点。通过完善辅助教学手段,使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结合。拓展教学空间,使学习方式更加生动和高效。
(5)鼓励二级学院间交流与合作,并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保障机制。同时,建议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各二级学院共同组成多元质量保障主体,加强对实践基地办学质量的管理。这套质量保障体制,必须考虑合作院系间师生的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成果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鉴等方面。
(6)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开发当地的特色资源。在各二级学院间开展院系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各院系自身优势吸引企业进入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去。实行可行性学分、学制衔接。我校教师团队和引进企业可联合组建教学管理团队、教学团队,通过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意识、具社会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教学中也是一项需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长期任务。该任务不是靠学校某机构或部分老师能完成。必须集全校共同智慧及资源,才能把霍山景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成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艺术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8-8.
[2]王俊.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9).
[3][美国]尼古拉斯.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1.
[4]李源雨.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及商品开发设计的研究与应用——以鹰城尧山景区为例.武汉理工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5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