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BIM技术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的BIM信息化技术发展,丰富了精益建造理论的实践经验,反过来精益建造理论也对BIM平台发展有正面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探讨精益建造理论与BIM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BIM建模平台改进建议。二者的协同促进,对项目管理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精益建造;BIM技术;发展模式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后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然而建筑业的管理过程中参与建设的人员多,流动性大,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庞大,与传统制造业比,建筑业仍非常缺乏数据统计,这也成为了当前限制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并惠及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但是在建筑业由于建筑物及其工程构造复杂等本质特点,导致信息化技术一直不能良好的应用于此行业的管理。如何更好的应用数据信息手段解决建筑业数据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应用问题,成为近年项目建造管理研究的重点。
国内的BIM技术在此背景下引进并在近年成为发展热点。精益建造思想源于制造业的精益生产理论,从1992年由丹麦学者Lauris Koskela提出,用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精益建造的精细化管理方式能够使传统建筑业的标准化、定量化和精确度。[1]而大数据信息化是阻碍精益建造在工程实践应用的绊脚石。如果精益建造理论与BIM技术两者可以协同应用,两者可能充分发挥优势,使效益达到最大化。
一、精益建造理论的应用
精益建造理论是以顾客的需求为研究中心,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要求,在建造施工的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不确定性影响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建筑物的最优质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建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1]
在1993年精益建造国际集团IGLC成立,2010年中国精益建造技术中心(LCTC,Le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enter)成立[2][3],它把精益建造定义为:综合生产管理理论、建筑管理理论以及建筑生产的特殊性,面向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持续地减少和消除浪费,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要求的系统性的方法。
精益建造理论提出到现在多年来,理论不断发展,成功的实践案例却相对很少,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标杆案例就更少了。其原因在于如何衡量精益化尺度的问题,精益度又是如何规定的,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去衡量。因此常年来精益建造的发展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精益建造在技术上的发展亟需信息数据化平台的推动。
二、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行业亟需革新的信息化技术,BIM技术从引进后就掀起了一股发展热潮。在工程实践中,revit 和广联达BIM等建模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贯穿项目建设周期包括图纸深化与审查,方案编制与优化,管线综合,工程验收与审查,资料整理与后评价等阶段。近几年BIM应用更具体,如与放线机器人结合实现可视化放样,解决异形构造放样困难的问题。与全息影像技术实现虚拟物体互动解决了隐藏工程质量验收困难的问题。
2017年3月住建部发布了《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方案中指出“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设全过程的集成應用。”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下,BIM技术将会迎来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三、精益建造理论与BIM的关联性
BIM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与精益建造理论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促进协作关系。BIM是精益建造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有效工具;精益建造理论又反过来推动BIM平台更加完善,推动BIM平台的界面更加友好适用于建筑项目的管理应用。
将精益建造目标与BIM技术实现的目标对比,两者有高度契合性。精益建造追求的七个“零”极限目标,[2][3]也就是实现管理的资源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环境目标五大目标。BIM通过可视化验收可以有效实现质量管理目标,BIM的模型绘制可以实现成本资源目标,BIM的模型绘制中可以设置时间节点将模型导入project management软件中可实现模型实施的进度计划,有效控制工期目标;BIM与放线机器人的结合以及全息影像虚拟物体互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的目标。
可见BIM与精益建造的理念不谋而合,用精益建造理论可以指导BIM技术功能平台的发展,并合理化其数据库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建筑业的效率,提升建筑的质量。
四、精益建造理论下BIM改进的建议
(1)BIM在项目实践中应用模式的调整。精益建造理论的含义是从项目建设前期开始到项目竣工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实现质量控制,而目前来看BIM的应用模式是在初步设计图纸之后用于图纸翻模,深化图设计阶段,这种模式和精益建造理念不符,成本工期资源反而增加了。应将BIM平台从决策期就开始引入,并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2)BIM平台上的即时信息交互接口。精益建造理论旨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反应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BIM软件平台只集中显示了部分图纸的三维信息并入了固定的成本信息,时间信息。然而项目管理的过程是动态性的,各建设人员的流动性信息并没有即时的反应到BIM模型上实现动态管理。管理指令滞后也会引发成本工期质量的相关问题。
(3)BIM模型平台应适用于各层级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对于BIM平台上的信息需求是不同的,BIM平台应考虑这方面的需求,按需设计各方参与者的平台界面。
五、结语
BIM的发展日渐趋向成熟,但结合精益建造理论,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善。精益建造理论与BIM技术应在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谢祥.精益思想与BIM的协同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4):265-266.
[2]房子涵.基于BIM与精益建造的工程建设模式[J].价值工程,2018,37(12):77-79.
[3]贺灵童.不只是精益——BIM与精益建造[J].工程质量,2014,32(02):23-25.
[4]吴忠良.利用BIM技术实现精益建造[J].中国建设信息,2015(06):5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7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