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的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我国高层住户居民的增多,高层建筑中火灾防控及火灾逃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防盗窗用遮烟帘当室内发生火灾时防盗窗能有效防止浓烟和火苗溢出从而保护受困人员。本文主要对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功能设计及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自救防盗窗;遮烟布;工作流程
  新型自救防盗窗是一种带有救生装置的防盗窗,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将防盗窗防护栏迅速打开,防盗窗防护栏垂直下移载人逃离高层室内火场。但在火灾发生时往往浓烟和火苗四溢,新型自救防盗窗中逃出受困人员仍然离火场窗口较近,受到火场险情波及。本文研究的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能够在火灾发生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的反方向转动带动卷轴进行旋转,从而将卷轴上缠绕的防火帘旋出,对窗口位置进行密封,防止在自救过程中造成火苗或者烟气溢出的问题。提高了该新型自救逃生窗装置的遮烟防护效果。
  一、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结构设计
  在使用新型多功能防盗窗火灾逃生功能的时,必须考虑火灾发生时烟雾对受困人员的伤害。本文研究的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的使用的过程中,能对室内火势造成的烟气有效的阻挡,保护自救窗体上的人员。确保遮烟防火效果良好。
  二、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的工作流程设计
  (一)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下降工作流程说明
  以下说明中具体结构名称如上图所示,新型防盗窗本体1上部固定连接有卷帘盒,卷帘盒的内部放置有卷轴,卷轴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卷帘盒右侧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轴承,卷帘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本文中采用伺服电机可以完成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下降的动作位置执行要求。
  (二)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遮烟工作流程
  本文中新型火灾自救防盗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拉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卡位球,且卡位球与凹槽相卡接,能够更好的让使用者在拉动拉线4的时候带动卡位球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转轮进行旋转。防火帘12的长度值大于防盗窗本体内侧壁之间的水平长度值,防火帘12完全卷出的竖直长度值大于防盗窗本体内顶壁至内底壁之间的竖直长度值,能够更好地对边缘处进行密封,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过小而导致烟气大量漏出的问题。
  防盗窗本体1的内底壁开设有卡位槽15,且卡位槽15的水平长度值等于配重块6的水平长度值,能够更好的在完全旋出防火帘12的时候,对底部的位置进行密封挡烟。防火帘12的水平长度值小于限位通道7的水平长度值,且防火帘12的水平长度值小于滑道21的水平长度值,能够更好的将防火帘12旋出或卷入,避免在调节的过程中造成卡顿的问题。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当发生火灾的时,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遮烟遮烟帘开始工作,首先将伺服电机与市政电源相连接,通过伺服电机的反方向转动带动卷轴进行旋转,从而将卷轴上缠绕的防火帘12旋出,直至将防火帘12的时候让下方的配重块6卡入卡位槽15内,从而对室内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阻拦,避免对窗体外的人员造成伤害。
  在火灾中电源出现烧坏的情况时,通过拉动拉线4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卡位球带动转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卷轴进行旋转,同样能够将防火帘12卷出,即在没有电源情况下仍然可以对该装置进行使用。同时能够通过密封板2对侧方进行密封,避免烟气大量漏出对自救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遮烟效果。
  三、结论
  本文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用遮烟帘通过设置有防盗窗本体,配合使用卷帘盒,在火灾时通过伺服电机使遮烟帘下降,防止在自救过程中造成火苗或者烟气飘出的问题。通过設置有侧盒,拉动拉线进行旋转,从而使卡位球带动转轮进行旋转同时带动卷轴进行旋转,避免在断电的时候无法使用的问题。新型火灾自救防盗窗防火帘旋下的时候通过滑槽对防火帘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使防火帘紧贴防盗窗本体的表面。通过设置有配重杆,能够对防火帘进行旋下,避免在旋出的过程中底部过轻而出现移动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卡位槽,能够在完全旋出防火帘的时候让下方的配重块卡入卡位槽内,从而防止烟气从底部大量漏出。设置有密封板,能够更好的对侧方进行密封,避免烟气大量漏出对自救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设计方案能对新型多功能逃生窗的产品其火灾逃生功能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为产品的市场全面推广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清林.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研究综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01).
  [2]刘海燕,梁国福.家庭火灾应急逃生装备技术性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5).
  [3]高爱玲.高层建筑失火逃生[J].现代职业安全,2010(10):104.
  [4]宋伟克.高层建筑电梯逃生功能探索[J].现代职业安全,2010(09):76-78.现代商贸工业,2010(16):331-3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7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