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TEAM教育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STEAM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跨学科式教学,主张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弥补了分科式教学的弊端,多学科融合性的特点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做一顶帽子》为例,采用STEAM教育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跨学科式模式设计教学,以学科拓展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创新力三个方面探讨了STEAM教育在小学科学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促進作用。
  关键词:STEAM教育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促进作用
  STEAM教育提倡跨学科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这些学科进行有效融合,组成一个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通过STEAM教育在真实项目中的实践,学生可从多个方面对一个科学现象进行探索与思考,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六课《做一顶帽子》为例,来谈谈STEAM教育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基于真实问题情景,强化学生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AM教育注重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从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开展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式学习。本节课《做一顶帽子》以生活化的问题“你认为帽子的用途和使用者的需求有什么关系”引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即在生产、生活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去选择材料。整个课的设计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角色参与课堂,从设计产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设计——选材——制作——展示的过程,学生将通过做帽子活动初步体验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过程。真实问题成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把核心问题“材料与用途”转化为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高投入的实践探索,在亲自体验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学科融合,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作为典型的跨学科式教育形式,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既保留了每一门学科的特点,又可以使这些学科进行灵活地交叉融合,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做一顶帽子》这节课中,需要学生根据已经积累的研究材料的经验,不仅要用到本节课的科学知识,即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所需的功能。他们还需要运用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测量的知识,还需要利用其他知识比如美术、工程技术等,这种把多学科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使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而且通过提供多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利于解决学校课程滞后与学科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加学生对社会和未来的适应性。
  三、基于开放的学习,重视方案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STEAM 教育的魅力在于孩子们能通过作品实现与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要实现和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谓的创造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STEAM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制作产品之前要在头脑中借助想象力构成“做什么”“怎么做”的形象,然后形成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中核心的环节就是画设计图,对于小学生来说画设计图最常用的是徒手画草图。《做一顶帽子》这节课,学生从想要一顶拥有什么功能的帽子出发,经历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过程,设计草图展示了十多种个性化的设计方案。通过画设计图,可引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训练学生敏捷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在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作品设计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天分与潜能,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STEAM教育基于问题的学习设计跨学科方式的教学,以学科拓展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最终实现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学生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傅骞,刘鹏飞.从验证到创造——中小学STEM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4):71-78.
  [3]赵慧臣,陆晓婷.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5):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