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做出了多方面的改善措施。但同时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存在脱节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更是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基于此,首先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基本原则,然后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英语作为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起点,而初中英语教学是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储备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式,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其教学要求相对比较复杂,如果中小学英语教师不能有效对此进行有效衔接,则会出现中小学英语知识脱节的情况,进而影响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英语教师要正视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
一、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基本原则
1.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英语学习情况,英语学习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教学难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2.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要遵循连贯性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英语教材,对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遵循每个单元之间的连贯性。比如,可以将My name is Gina这部分内容与Is this your pencil?这部分内容相联系,这两部分教学内容都是教学生询问他人物品归属、姓名的句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知识相融合展开教学,以此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英语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其英语教材的使用不够规范,各个地区的教材版本不同,其难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英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语法的要求相对较低,过于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其初中英语注重对英语扩展和使用的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也逐渐变多,其教学内容逐渐增加,学习难度逐渐增大,这就导致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大量的生词和文章,变得无从下手,进而带给学生极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也会变得缓慢而艰难。长此以往,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
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其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也相对比较简单,通常会通过一些游戏、比赛、唱歌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比较轻松、愉快,进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气氛相对比较轻松,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与小学英语教学相比,其教学任务加重,教学内容增加,这就导致中学英语教学无法向小学英语教学那么轻松,初中英语教师过于注重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英语能力,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而言,其学习任务加重,学习内容增加,进而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观念也产生一定的变化。由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法,转变为知识讲授教学法,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难以迅速适应这种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造成其教学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相关调查,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工作就开始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并非师范英语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而中学英语教师大多数受过专业的培训,有着较强的专业教学水平。
4.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對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并通过一些词句对话表演,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而对于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则是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一些具有定量词汇的材料以及一些简单的对话和英语故事能够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应用。新课标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三、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1.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差异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衔接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为尽可能减少这种差异对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差异,才能对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整合,进而调整中学英语教学进度,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良好衔接。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对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根据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开展多层次教学。如,If句式等英语语法,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以此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2.注重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英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领导者,对于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教学过程汇总,为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能够更好的衔接,中学、小学应该引进专业英语教学人才、定期开展英语教师培训活动等多种方法,提高英语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以此保证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要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与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此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更好衔接。
3.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了解学生内心的实际想法
对于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师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展开身心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该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其情感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能力都会在这个阶段形成或者产生一定的变化。中学阶段的学生起好奇心相对比较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此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良好衔接。
4.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因家庭因素、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差异性。对于学生无法适应的部分,要耐心、仔细的进行指导。比如,在升入初中后,学生无法适应中学英语教材中的生词。基于此,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慢节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这部分知识,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本文首先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要遵循连贯性的原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基本原则。然后从中小学英语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差异、注重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了解学生内心的实际想法、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燕.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3):207-208.
[2]龚清花.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7(44):240-241.
[3]韩娟.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學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J].校园英语(上旬),2016,(10):108.
[4]刘洁.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1):26-27.
[5]谢军燕.新的起点新的要求:浅论《英语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2(9):5-6.
[6]张志兴.试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7(12):99.
[7]刘尊全.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有效衔接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2):10.
作者简介:王露(1986.3—),女,民族:汉,籍贯:南阳市宛城区,学历:本科。现工作单位:南阳市宛城区教体局教学研究室,职称:初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