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祠堂保护与继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安徽的古民居建筑中,祠堂建筑一直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在外拼搏的徽州人来说,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传承。本文通过对查济古祠堂镏公厅的实地测绘调研,了解其现存的建筑状态,深入剖析建筑结构,全面分析镏公厅的现实状态以及他的内部构造手法对皖南民居以及现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镏公厅;皖南民居
  1  引言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的镏公厅是当地现存至今保存的十分完好的一座祠堂建筑,镏公厅屋为一支祠,前后两进,坐西朝东,乃查永镏后裔为纪念七世查永馏功绩于清中期而建。镏公厅的总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整个祠堂由两个建筑单元,五道大门,一个天井组成,祠堂正门前还有一处半月塘,引发丰井活水入塘,塘水十分清澈,种满了荷花,夏日盛开时婀娜多姿,美不胜收。塘前有一字照壁墙,昔日上书“水天一色”(如今是福寿二字),这四个字也体现了古人在建筑上善于借景的园林艺术。镏公厅屋也在2016年被设立成泾县家风馆,这是全省105个市、县、区中首个建成的县级家风馆,并获得了安徽省第一个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基地荣誉称号。
  2018年6月25日,我随着班级一起来到安徽宣城的查济村的镏公厅,亲身感受了这个古老祠堂建筑的现状,入口处的半月塘正是夏季含苞怒放的季节,大片的荷叶映衬着粉红的荷花,以及门口的两株花树都给这座古老的祠堂注入着新鲜的活力。镏公厅是典型的硬山式建筑,硬山建筑的骨架就是由柱、梁、枋、垫板、檩木以及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组合起来。高高的三阶式马头墙坐落在山墙顶部,祠门铁锁把门,门环是两个八卦,从大门走进这个古老的建筑,黑中透着微红的木头,微有破损的柱础与墙裙,屋檐上清晰可见精美纹路的瓦当与滴水瓦,雀替、冬瓜梁上的精美雕刻都向我们散发出一种古老的气息。门前照壁下杂草丛生,挖有半月形水池,池边立有围栏,影壁白底,现上书福寿二字,池水被茂密的荷花与荷叶覆盖,两只鸭子嬉戏其间,塘边围栏应该是现代后期修复的。整个祠堂建筑延续着传统的皖南建筑特点,呈中轴对称布局,整体有两条轴线,布局规整严谨,是一个典型的天井廊院式祠堂,这种天井式祠堂减少了太阳辐射,又保证了夏季的通风,使处在其中的人感到凉爽,还减少了建筑的占地面积。第一进为祠门即门厅,两边设有管家房与储藏间,用于管家居住以便看管祠堂,通过两侧的廊道将天井与前后两进建筑连接起来,通过两侧的廊道可以进入第二进即享堂,是专门供祭祖举行祭祀礼仪和宗族议事使用的场所,享堂的后侧靠近后門处有两间对称式的小房间,用于供奉祖先牌位。从大门处抬头就能看到两处分南北放置的罗汉斜撑,但是很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罗汉的面部被削去,罗汉斜撑的旁边各有一幅壁画,画中猛虎或坐卧于山林,或站立长啸,应该是古人想要一种威慑的作用,用猛虎来保护祠堂的心理。古人都希望家族可以人丁兴旺,因此会将自己的心愿美化为各种祥瑞的形象装饰在祠堂内外,比如,送子的麒麟、多子的莲花和鲤鱼,成了象征瓜瓞绵绵的藤蔓和意味生生不息的纹饰线条,镏公厅大门的门扇上就有这样莲花,葫芦的雕刻装饰,内部天井处的斜撑则雕刻了精美的麒麟,由于麒麟作为传说中的瑞兽,也常隐喻杰出人物,古人希望后代可以出贤才、受皇恩、得重用、建功勋,所以会经常在祠堂建筑中看到麒麟,这也表明了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根基。进入祠堂后可以看到门厅正中设大门,大门两侧安置石制并施雕刻的抱鼓,门厅为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整体装饰较少,门厅之后即为天井,从天井处向上仰望天空,白云映衬着湛蓝的蓝天被天井划分成一个矩形的画框,向下则可俯视浅浅的水池,雨季时雨水通过屋檐处形成一道雨壁汇聚到浅水池中,在水池的内壁可以看到几处孔穴,水池就是通过这几处孔洞来与外面的半月塘连接,用来保证雨水不会溢出水池,雨水在古时徽州人的心中相当于财富,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的四角都设有斜撑,十分精美,天井两侧还有两处对称的耳门,天井之后为三开间单层的享堂,从雕刻上就能看出这是整个祠堂中地位最高的地方,享堂在内部构架上采用抬梁轩顶设计,形成华美的内部空间,抬头就可看到上面雕刻精美的雀替、冬瓜梁、平盘斗等等,构图绝妙、手法精细、图案繁多且不雷同,整个建筑犹如一座小型博物馆,令人称奇叫绝。享堂内部悬挂了一幅牌匾,上书“百岁怡颜”,据传,当时查永镏及其长子早卒,其妻享年一百零一岁,其三子事母极为孝顺,当时其妻年高,难免精神恍惚,声称要出嫁,其子用轿抬其母从大门出,从侧门入,以慰其母。在封建礼教极严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为遂母愿而不顾及社会议论,确实是难能可贵。县令听说后,为彰其孝德,赏给他们“百岁怡颜”牌。大概是县官赏牌的缘故,该厅屋年关祭祖时,所挂神主像竟改绘为该百岁老母像,反穿皮袄倒穿鞋,真是一桩极尽诙谐的趣事。这也是百岁怡颜的由来。整个祠堂建筑体量不大,保存情况也较为良好,除了一些雕刻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一些损坏外,整体的结构与大部分的木雕都十分完好,由于16年时镏公厅被设立成泾县家风馆,故在里面有一些展示柜,里面陈列着一些古董,有一些书籍,也有一些古物,但毕竟年份久远,一些木构架可能由于外力或时间的摧残出现了一些裂痕,所以测绘时我们一直保持着小心,由于建筑体量不大,一些大型的工具很难施展开,因为天井较小、屋顶过高,红外线测绘仪误差较大没办法准确测量,我们组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竹竿在顶部绑上绳子下面绑上小石头,两个人用竹竿抵住屋檐,就可以测量各种水平和垂直的数据了。后来因为梯子不够高,没办法拍到屋顶上方的精美雕花的正面图,也采用了别的小组发明的“超级自拍杆”(运用两部手机连接,将其中一部绑到竹竿上方,抬起竹竿录制视频就可以在下方用连接的另一部手机观看上面的雕刻)的方法成功拍到了正面图与屋顶上方的照片。整个测绘过程持续了一个星期,收获颇丰。
  2  传统祠堂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祠堂在徽州建筑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的徽州祠堂建筑都采用了对称布局,有着很明显的轴线关系,这种轴线关系可以让人们心生敬畏,使建筑显得庄严肃穆,这对现代的建筑来说,比如一个城市的法院,市政府等一些需要展示其公正性、庄重性的建筑来说就可以采用这种轴线关系,包括在颜色的选择上都会对建筑产生影响。徽州的祠堂通常都会留有天井,这种天井的设置给整个建筑带来了自然通风,也增强了建筑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形成了一种过渡空间,这种做法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是一种很好的节能做法,给建筑带来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3  传统祠堂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综合世界各地的古建筑,现有的保护与利用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将其作为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物,古建筑的特殊性是它具有一种时代感,它反映了古人高超的技术成就与惊人的智慧;二是学者用来研究历史的实物佐证,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重要建筑,它代表了建造者那个时代最顶级的建筑水平,而建筑又包含了各种历史信息,比如对数学、力学、物理学、天文学、社会阶级关系的反映;三是作为一处景区供游客观赏,我国的建筑方针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可以说美观在建筑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各个时代和不同类型的建筑都具有其独特的观赏性,这种观赏性也可以带动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保护古建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其原有的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建筑需要人的流动,因此古建筑的传承需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这里的糟粕不是指古建筑中有缺陷的地方,而是代表着在现代建筑中我们不需要的地方,将其中的可以利用的技术、功能或者构造与现代建筑相融合,达到互补的作用,延续古建筑的实用价值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马炳坚著.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7118.htm